李剛
【摘 要】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城鎮化建設迎來新一輪投資熱潮,建筑施工行業發展迅猛,施工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大量風險。如何防范風險成為施工企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通過分析施工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提出防范對策,促進施工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風險;風險防范
當前,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城鎮化建設迎來新一輪投資熱潮,建筑施工行業發展迅猛,建筑施工企業數量劇增,各種工程項目投資比比皆是。然而,工程項目從立項、招投標到工程施工管理、竣工結算,面臨較長的周期,受到內外大量因素影響,施工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大量風險。如何識別、管理和防范風險成為施工企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這對施工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對進一步規范建筑施工行業具有重要作用。
一、建筑施工企業存在的風險
(一)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風險
1、項目合法性風險。有的建設單位在項目立項手續不齊全的情況下倉促上馬,導致施工單位中標后遲遲無法開工或開工后被迫停工,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甚至有的不法分子偽造證照、公文和立項手續,假借工程招標,騙取施工單位投標保證金,一些中小民營施工企業因為管理系統不健全、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往往上當受騙。
2、投標保證金風險。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施工單位投標前一般要繳納投標保證金,一些合同額大的標段,投標保證金高達數百萬。有的建設單位在施工單位未中標的情況下,以各種理由拖延退還施工單位的投標保證金。
3、合同不平等風險。項目中標后,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施工承包合同。由于建設單位屬于業主,作為合同甲方,在合同的起草、談判、簽訂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施工單位很難對其中約定的條款進行修改,最終簽訂的合同大多體現建設單位的意志,合同的不平等性十分明顯,一定程度上存在“霸王條款”,一旦出現糾紛,施工單位往往面臨不利局面。
4、虧損風險。在投標過程中,施工單位因為工程量測算錯誤或漏項造成中標即虧損的情況并不少見。這部分建設成本費用很難通過正常途徑補回。
(二)項目施工管理階段的風險
1、履約保證金、保函風險。按照施工承包合同約定,施工單位一般要繳納合同額一定比例的履約現金保證金,有的還要出具銀行保函。由于施工承包合同存在不平等風險,在施工單位對項目進行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建設單位濫用履約保證金、保函扣劃權力的風險。
2、項目分包風險。施工單位項目中標后,一般需要對下進行勞務分包或專業分包。一些施工單位對下分包實質為工程轉包或違法分包,違反法律規定,對下簽訂合同沒有法律效應,極易造成法律糾紛,蒙受損失。有的施工單位采用大包提點方式進行項目管理,合作方打著施工單位的牌子,以施工單位的名義,私自轉移工程建設資金,對外欠下大批債務,造成大量法律糾紛和經濟損失,施工單位不得不最終出面買單,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3、勞務分包隊伍拖欠民工工資風險。有的包工頭拿到施工單位支付的勞務款后,不及時支付民工工資,轉嫁矛盾,造成民工討薪、上訪,甚至釀成群體性時間。施工單位往往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4、建設單位資金不到位風險。一些市縣地方投資建設項目或民營資本投資建設項目,資金保障不到位,甚至出現建設資金鏈斷裂,導致工程中途停工或工期延誤,施工單位蒙受損失。
5、征地拆遷風險。征地拆遷是施工單位前期面臨的主要難題,由于征地拆遷問題導致工程無法開工或中途停工、工期延誤、成本加劇是施工單位面臨的共性問題。
6、安全質量風險。工程項目一旦發生安全質量事故,施工單位將面臨經濟和信譽上的雙重損失。
7、成本風險。當前,由于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建筑施工市場持續低利潤化,而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又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許多影響項目成本和利潤的環節,施工企業在項目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較大虧損。
8、市場風險。工程項目的物資材料成本大多占總成本的70%以上,而工程項目施工周期長,物資材料的價格波動將對項目成本和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由于材料漲價導致工程成本增加,施工單位通過材料調差補回損失取決于施工承包合同的約定和業主的態度,變數較大。
(三)項目竣工交驗后的風險
1、審計風險。工程項目竣工交驗后需要通過審計部門的審計,施工單位一定程度上面臨審計核減工程投資的風險。
2、質保金風險。施工單位質保金到期后,有的建設單位因機構變更或負責人變動遲遲不予退還,或以各種理由隨意扣減。
二、建筑施工企業風險防范對策
(一)建立健全企業風險防范機制。一是建立完善企業風險防范相關制度,對企業風險的搜集識別、分析研判、預警防范等方面在制度層面做系統規定,使企業風險防范工作制度化。二是建立企業風險防范領導機構,企業主管管理人員和主要部門負責人要成為企業風險防范領導機構成員,要通過統一的領導機構,形成企業風險防范人人參與、人人有責、齊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三是要建立企業風險防范專職機構,要有專業人員專職落實企業風險防范具體工作,使企業風險防范工作常態化。
(二)落實企業風險防范責任分工。要全面梳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如前所述施工單位在項目招投標階段、項目施工管理階段、項目竣工交驗后三個階段存在的各種風險,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別,歸口到具體的管理部門,實現風險全覆蓋無盲區管理,落實風險的搜集識別、分析研判、預警防范等具體工作。
(三)堅持依法經營,誠信經營。企業自身只有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堅持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才能最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自身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或欺詐現象,如在勞務分包中進行工程轉包、違法分包、搞提點大包,在施工生產中偷工減料,違章指揮,違規作業等,這些行為不但不能防范風險,反倒埋下隱患,一旦事發,企業必將自食惡果,遭受經濟和信譽雙重損失。
(四)建立健全企業集體決策機制。關于企業決策的議事程序,企業章程都會有大致規定,但具體落實還需要配套的機制加以輔助。企業集體決策機制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形成的一套健全的集體決策制度,包括集體決策的議事程序、方式方法、參與人員、決策效力等的規定。企業集體決策機制對防范企業風險具有重要作用,要通過企業集體決策杜絕少數人決策和暗箱操作,減少決策失誤,防范企業風險。
(五)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當前,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企業依法經營、防范企業法律風險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同樣舉足輕重。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顧問制度,設置企業總法律顧問,參與企業日常經營決策,促進企業風險防范。
參考文獻:
[1]徐玉常.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5).
[2]尤海燕.淺談新時期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風險防范對策[J].企業技術開發,2010(10).
[3]陳敏.淺談新時期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風險防范對策[J].商情,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