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 要: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人才培養的啟蒙階段,在小學階段所接受的教育會影響學生的興趣方向及學習習慣,接受良好的小學教育能夠使學生受益終生。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這是當下每位小學美術老師面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開發潛能;培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46-01
美術是一門藝術類的學科,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源于生活的原則;另外,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視角與成人是不同的。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他們的眼睛來審視這個世界,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精彩有趣的美術課堂,讓學生的潛能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開發。
一、打造開放式的課堂,讓學生在美術的世界里自由探索
中國傳統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古代的私塾強調尊師重道,沿襲到現在社會課堂,學生也必須要規規矩矩地坐好,認真聽老師講課,這種方式在培養學生養成好的聽課習慣,教育學生尊重老師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而這種傳統的課堂模式過多的規矩限制,會束縛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長期下去,學生們便會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千篇一律,不利于學生自由個性的發展。
要想改變這一教學現狀,就必須要從小學階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如果說語數英這種基礎學科改變起來有一定難度,那么相對而言,美術這門學科本身開放性就較強,只要老師自身突破傳統教育觀念,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美術課堂便能展現出不一樣的生機。首先,小學的美術課堂應該以探索和發現為主,課堂形式應該豐富多樣,不應只局限于課本內容,教師要想使美術課堂更加生動就必須要放棄單一的講授式的課堂,要讓學生在美術課上能夠放松自己,自由自在地去探索美術中的色彩。老師可以改變教室的布局,允許學生自由組合座位,甚至可以把桌子撤掉,使教室騰出更多的空間,學生們可以圍成一個圈在地板上畫畫。讓學生不再把課堂當作束縛,能夠在教室里自在舒適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是美術課堂創新的目標之一。
二、突破傳統教學內容,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
突破了傳統的課堂模式后,老師還必須要改變美術課的教學內容,使美術課注入更多的新鮮思想。傳統的美術課堂老師所布置的任務一般是“畫畫你的家鄉”“你的房間”“喜歡的小動物”等課題,這些傳統題目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經久不衰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學生們的作品也會被老師的題目所局限顯得有點千篇一律。如果老師能夠開拓自己的思維,為學生設置一些開放類的題目,讓學生能根據這一問題萌生各種千奇百怪的想法,便能夠極大的開發學生的想象空間。比如,如果彩虹不是拱形,不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這幾種顏色,那么你心中的彩虹會是什么樣子的?比如,鄰居家打算重新裝修自己的房子,請你幫忙設計一套裝修方案,你會怎么幫他們?這樣的問題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身上富有使命感,從而會更認真負責的思考,也能夠充分鍛煉學生遇到問題是的思考能力。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作品時,他們也會更有成就感,這樣的心理暗示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及健全的人格都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老師要給學生留充分的想象空間,在小孩子的心中,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太陽可能不是圓形而是三角形的;天空可能不是藍色而是粉紅色的,孩子們的每一個想法都有自己的思考過程,我們要做的是順勢引導而不是全盤否定,讓學生的思維有足夠的自由運用空間,讓學生的世界更加奇妙充滿無限想象。
三、貼近生活,帶領學生探索神奇的大自然
藝術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美術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也是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小學階段的美術課上,為了能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神奇之處,從生活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美術課堂一定要走出課堂貼近自然。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天氣帶領學生去感受大自然,比如在春天帶領學生去郊游,讓學生觀察小草萌芽,柳樹抽枝;在秋天帶領學生去觀察金黃的落葉,豐收的果樹;在冬天下第一場雪的時候,帶領學生去看雪,堆雪人打雪仗;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動物園觀察動物或是做一次義務勞動。這些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大自然,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是無處不在的,活動結束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把今天感受到的美好的事情通過圖畫描繪出來,因為學生有了切實的體驗,所以他們所描繪出的畫面就會更加有生氣。因此,老師一定要注意,靈感是源于生活的,而不是源于課本,要想使學生的作品更有內容、有創意,老師就要多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只有親身經歷,學生們才能交出更加真實的作品,才能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
四、尊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一千個人的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同一幅景象在不同人的心中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老師,要理解成人和孩子之間的差距,要尊重他們的思想,認真地去傾聽他們的想法,多夸贊多鼓勵,讓孩子大膽地去創作。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應以培養興趣和自由探索為主,盡量不要涉及技巧型的繪畫方法,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而是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發展狀況,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小學階段的老師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老師一個不耐煩的表情,一句貶低的評價都有可能會給學生的成長留下陰影,相反的,老師一個肯定的微笑,一句真誠的贊揚卻能使學生倍感驕傲,使他們更加有自信。所以,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身上所肩負的使命,所謂教書育人,我們不僅要在專業知識上幫助學生,更要在學生的身心健康之路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教學一定要符合小學教育的整體目標,做到以培養學生興趣,開發學生潛能為主。美術教學更要避免傳統教學的弊端,大膽的改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由空間去想象和創作,小學生對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所謂的興趣教學法就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加以引導,讓學生從興趣出發,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發現更多的奧妙,把興趣轉變為熱愛,使其能夠在美術的色彩世界里自在的學習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