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星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利用閱讀期待可以有效的引發學生的內心體驗。文章圍繞制造場景引發學生關注、教師制造跌宕起伏課堂、運用多媒體創設意境、抓住文章關鍵句設問四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述,旨在通過閱讀期待引發學生的內心體驗,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期待;體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42-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利用閱讀期待來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閱讀期待是一種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為迫切的等待。我們知道,在閱讀過程中要通過搜集、篩選、提取等過程。這樣,才能獲得正確的閱讀信息。那么,我們怎樣在閱讀過程中引發學生閱讀期待呢?進而喚起學生的內心體驗?
一、制造場景引發學生關注,引起閱讀期待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文章好比是聯系讀者與作者的紐帶,通過這條紐帶窺探作者的心情。”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從課文中選取一個適當的場景,通過這樣的場景來引發學生的期待。這樣的場景可以是文中鮮明的形象,或引人入勝的情節等等。正是這樣的場景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從而對新課產生發自內心的關注。于是,學生的內心期待產生了。
例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時,就利用多媒體創設了貝多芬的《月光》音樂作為場景,在通過聲情并茂地范讀課文,從而把文中描寫《月光曲》內容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們饒有興趣的等待下面的學習。接著,教師通過一些圖片、音樂等把《月光曲》中的意境投入到大屏幕中,學生們從展示的內容中進行欣賞。屏幕中展示的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當他不知不覺的走進茅屋,就在這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忽然找到創作的靈感與創作激情。于是,他開始彈奏了。在這樣的場景中,讓學生用整個心靈來感受課文內容。這樣的場景怎能不使學生們心馳神往?這樣的場景怎能不撥動學生的心弦呢?
二、教師制造跌宕起伏課堂,引起閱讀期待
課堂是動態的。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具有靈性的兒童。很多時候,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課堂才會才會吸引兒童,才會讓他們對課堂的期待。因此,我們必須利用文本內容來制作起伏跌宕的課堂。而制作這樣的課堂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并不難,因為很多課文內容總給我們一種動感,甚至是驚心動魄的感覺。正是這樣的感覺為我們制造跌宕起伏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教學《夾竹桃》時,其中課文中的第四段有“韌性”這個詞語。于是,利用這個詞語來制作起伏跌宕。首先,讓學生們感受一下“韌性”的意思。然后,全班學生進行交流。接著,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寫出夾竹桃的韌性呢?你在誦讀中發現了生命?”這兩個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好奇,于是一起發現,共同探究其中的內涵。原來,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幾個內在的排比句式。作者通過反復的運用相同的字詞,其目的就是為了表現夾竹桃的“韌性”。并且通過這樣的字詞產生了一種效果,那就是產生了一種節奏美。通過這樣的起伏跌宕的制造,使學生的閱讀期待被喚醒了。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意境,引發閱讀期待
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與微課的運用,讓很多精彩的課文內容更加形象生動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并且很多課文內容中優美的意境只有通過微課的形式才能表達的淋漓盡致。這不僅增添了課堂的生機與活力,還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使閱讀教學變得更有實效。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文學作品的意境,既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更為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教學《草原的早晨》時,就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首先,用多媒體視頻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以引發學生的好感。然后,在優美的旋律中誦讀文本內容。這樣,學生們在結合優美的音樂中感受草原早晨的氛圍。從而情不自禁的閱讀課文。很多學生說他們在頭腦中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草原風光的畫面,還有那湛藍的天空下奔跑的牛羊,牧人們在享受著他們的美好生活。所以,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給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都帶來了沖擊。這樣的意境怎能不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呢?
四、抓住文章關鍵句設問,引發閱讀期待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小學生的心靈深處,他們渴望被發現,這是每個人內心都固有的需要。”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他們渴望發現更多的信息。因此,我們應該利用這樣的心理來引發閱讀期待。文本中的信息很多,但如果能抓住文本中關鍵的字句,就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所以,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學會篩選信息。通過關鍵的詞句促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向主動的探究。這樣,學生就會通過文本中關鍵性的句子引發閱讀期待。然后,在教師的幫助下帶著具體的任務進行探究閱讀活動。
例如:在教學《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時,首先引導學生抓住這篇文章的關鍵性句子。然后,通過對關鍵性句子進行分析。從而產生閱讀期待。如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這樣的過渡性句子“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于此同時,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來誘發閱讀期待:文中說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具體體現在哪里?兵馬俑有幾種類型?它的個性鮮明表現在哪里?通過對這一關鍵性句子進行提問,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從而投入到品讀課文活動中去。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與閱讀期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來喚起學生的內心體驗。并且把閱讀期待作為閱讀教學的基本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閱讀期待的效果,才能進一步拓寬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玉煥.利用閱讀期待提升閱讀品位[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01).
[2] 李 斌.審視閱讀期待 更生精彩語文[J].吉林教育,2014(20).
[3] 胡梅貞.在閱讀中讓學生多一些期待[J].當代教育論壇,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