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夫
摘 要: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研究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呈現出星火燎原的發展勢頭,在眾多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參考下,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本人認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操作問題,應從建立教師的課堂教學價值觀出發,然后將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引入到高中歷史教學問題情境之中,建立高中歷史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觀。然后再課堂教學價值觀、課堂教學設計觀的指引下,進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操作。最后促進教師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的實踐操作中,再從實踐到理論,進一步提升其教學設計的理論水平。
關鍵詞:教學設計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18-01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發展歷程。回顧這一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正在兩個層面上探索前進,一個層面是越來越多的高中歷史教師正在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著課堂教學設計的應用和實踐研究,這一層面研究呈現出了星火燎原的發展勢頭。另一個層面是一部分專家學者正在進行著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的理論引進和探索研究,這一層面的研究卻進展緩慢,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研究的理論體系還處于探索、完善的過程之中。
教學改革的成敗在教師,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的新成員,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之后。對于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操作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先從理念、理論引用、再到具體實踐、操作,再到理論理解、建構、運用的問題。因此,首先應該從追問什么是教學、什么是課堂教學這個極點與起點出發,即從建立教師的課堂教學價值觀出發,其次將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引入到歷史教學問題情境之中,建立歷史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觀。再次,在課堂教學價值觀、課堂教學設計觀的指引下,進行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操作。最后促進教師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的實踐操作中,再從時間到理論,進一步提升其教學設計的理論水平。
選擇適合自身的教學設計理論要研究教學設計,就必須界定教學設計這一概念的內涵,而不同的教學設計實踐工作者對于這方面的理論都有自己的理解。目前,在有關教學設計的一些專業課程教材中,關于教學設計的定義,大多采用烏美娜教授主編的《教學設計》(1994年)一書中所給出的定義:“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理論為理論基礎。”
課堂教學設計不僅僅是幾頁教案的事情,也不是機械的完成教案上面的步驟。它是實現教學“三維目標”的思想基礎以及行動指南。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設計價值觀,便于豐富完善課堂教學設計,以便達到教學設計目的進而升華教學內容最后獲得教學成果。教師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設計價值觀,對于教師本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的作用,對于學生學習能達到事半功倍,更是在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蓬勃發展中注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以及給予明確的指導方向。
一、理論應用于實踐操作
在理解教學設計理論以及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設計價值觀之后,重要之處就是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步驟。本人將教學分為三個系統部分以及各系統部分詳細分為以下步驟:首先是課前系統部分,其中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學生分析、教學方式、教學用具、學生課前預習學習方案。其次是課堂系統部分,其中包括板書、課堂。最后是課后系統部分,包括學生課后復習鞏固方案以及教師反思。
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本人深感在課前系統部分也就是在備課思考過程當中,教師首先應該做的是熟讀研究各種不同版本的歷史教材,其次是根據課標要求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之上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補充或者刪減,這樣學生就能學得廣和學得精。再次就是常規當中的備課思路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再次,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只是基礎以及只是需求設計不同的備課方案,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在真正的實踐歷史教育教學之后本人習慣并且也認為教案當中板書設計的位置應該提在教學過程設計位置的前面。教學過程固然重要,但是教師本是在梳理教材的基礎之上進行鞏固和提高,鉆研教材的效果體現就是板書的設計是否精準。教學過程的設計也是在板書好之后的語言與方式的體現。所以,在備課過程中我個人傾向于注重板書的設計,當然教學過程中的導入以及過渡的結尾都也是很重要的。最后的教學用具這里不再多說。
教學課堂系統部分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的部分,包括教師的教態、粉筆字的書寫以及語言的表達。每位歷史教師都有自己的風格,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課后系統部分就是教師在完成前兩個系統之后組織的對學生的學習知識的鞏固以及學習效果的檢測。在這基礎之上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自我教育教學反思。總結經驗,發揮優點,彌補缺點。
二、教學實踐回歸于教學課堂設計理論
一次課堂教學的結束意味著更新更好的課堂的開始。只有教師不斷的在教學實踐反思當中吸取經驗,勤于思考教育教學規律,將教學實踐結果總結回歸到課堂教學設計理論當中,從實踐到理論,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設計的理論水平,才能有更完善的教學設計知道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從實踐得出理論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重要步驟。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歷史教學課堂設計所包含的理論意義,樹立正確的課堂設計價值觀,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過程當中,最后用實踐的結果反作用于每節課的設計理論。相信以這樣的方式方法去設計課堂教學,那么除了最基本的能夠完成課標要求的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避免“讀書”的痕跡,更多的是教師作為教授方的教學經驗收獲。而作為新教師的我,也會將受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