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學前期是幼兒一生的初級階段,也是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幼兒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針對目前幼兒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分析其成因,研究并尋求相應的對策。筆者主要采用觀察法、文獻法和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發現幼兒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問題,著力從社會、幼兒園、家庭等方面尋找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調查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即教育”以及“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中提出,幼兒時期是人格和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而且習慣要在生活中培養。由此可見,教育者應該把握教育時機,在幼兒這一關鍵期對其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并且注重教育方式。
筆者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每天和幼兒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卻發現幼兒身上存在著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例如,挑食、偏食;入睡困難;挖鼻子、咬指甲;不說禮貌用語;亂發脾氣;行為粗魯,對別人身體進行攻擊;不會整理學習用品;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
幼兒形成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不是偶然的。筆者將從社會、家庭、幼兒園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能從各種渠道接收信息,這雖然方便了幼兒的學習,但卻讓幼兒的社交能力變差,生活空間變小。家長們也會經常犯這樣的錯,為了怕孩子吵鬧,就把手機、平板電腦丟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玩,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比大人還要玩得精通。但是,這樣就導致幼兒和同伴、家人之間的交流變少,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任性、依賴、膽小的個性。孩子的模仿性又是比較強的,他們會模仿看到的游戲或者動畫內容,例如扮演“超人”“變形金剛”來拯救地球,可能養成好斗、攻擊性強等不良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極大影響的。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
1.家長的溺愛。現在的孩子就是家里的寶,除了有爸爸媽媽的關愛,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疼愛,幾個大人全部圍著他轉,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尊處優。家長對幼兒的吃穿住行玩都愿意投資,卻忽視了對行為習慣的培養。從孩子日常生活開始,家長就已經習慣為孩子操辦一切,比如吃飯、穿衣等。有的家長言之咄咄地說,孩子吃飯吃得太慢不都吃成冷飯了?穿衣服太慢豈不容易感冒?可是一只從未展翅的幼鳥,如果不給它機會練習,它何時才能自由翱翔呢?
2.家長的“榜樣”作用差。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喜歡模仿父母的言行。所以,家長本身有著不可忽視的榜樣作用。然而,家長們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在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做不到,這就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例如,家長要求孩子吃飯的時候安安靜靜,可是自己在飯桌上卻高談闊論;家長教育孩子看書時要保持良好的坐姿,輕輕翻書,可自己卻躺在床上或者趴在沙發上看書……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了,家長的要求不一定要服從,因為他們自己都不遵守。
(三)幼兒園的影響
幼兒教師每天都很忙碌,這是毋庸置疑的,從孩子入園到離園,沒有一絲空閑的時刻,所以導致教師忽視了對幼兒常規的培養,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沒有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幼兒的不良習慣一旦形成,教師再來糾正就很困難。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幼兒這群小個體,教師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一味地呵斥,往往適得其反,幼兒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根據研究的結果及原因,筆者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措施:
(一)發揮社會的實踐作用。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說過:“要想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了,人也就改變了。”我們要逐漸形成這樣的想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幼兒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為他們創設良好的環境,呵護他們更健康地成長。例如,可以組織幼兒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社區清理垃圾、美化環境;去敬老院為老人送去歡樂。
(二)重視家庭的教育作用。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觀念往往會折射到孩子的心中,變成孩子的觀念。所以,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鞏固和發展。只有家園合力,才能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給孩子鍛煉和犯錯的機會,讓他們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三)加強幼兒園的教育作用。幼兒園是幼兒學習和生活的樂園,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實踐基地。從第一天入園開始,教師就應該注重幼兒的常規培養,并且把培養幼兒的好習慣作為重心,反復強調,時刻提醒幼兒。幼兒都是有差異的個體,各種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教師應該針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以“牽著蝸牛去散步”的心態來教育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相信幼兒能更好地接受并內化。
我們都知道,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幼兒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習慣的養成又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家庭、幼兒園、社會的共同配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不斷探索研究更多有利于幼兒習慣養成的有效方法,讓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去迎接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王立霞.家園攜手促進幼兒習慣養成[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2.9
[2]魏愛云.略論學期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龍巖師專學報,2003,s1
[3]袁俊.淺談幼兒養成教育[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16
[4]徐丹.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J].吉林教育·綜合,2010,11:82
[5]范慈.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J].廣東教育·教研,200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