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宇
摘 要:臺階式教學法一般分為泛讀、發疑、釋疑三個環節,也就是說,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入手,有效地將臺階式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以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識,進而確保政治課堂教學價值的最大化實現。
關鍵詞:臺階式教學法;高中政治;泛讀;發疑;釋疑
眾所周知,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采取的是講授式教學模式,嚴重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在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有意識地將臺階式教學法與實際的政治教學結合在一起,為高效率政治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基礎性工作。因此,本文就按照“泛讀、發疑、釋疑”的過程來闡述如何將臺階式教學法應用到政治教學活動之中,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1.泛讀
泛讀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帶著目標,結合教材以及課外資料來進行自主學習,一來是為了減少學生的盲目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來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確保高效政治課堂的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有效地凸顯學生“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課外參考書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自主學習,同時也引導學生對下面幾個案例進行分析,如:
案例一:當前,很多中學生追求名牌,從衣服到手機,任何東西都要求是名牌的。
思考:這些學生是一種怎樣的消費心態。
案例二:每逢生日、過年等節日,同學之間免不了互送小禮物,但近年來,我們發現禮物從送賀卡轉變為送各種高價物品。有些家長非常無奈地表示:“這樣的過節,對家庭有壓力。不過人家的孩子都這樣,我們也不能讓孩子掉面子?!?/p>
思考:這種現象屬于哪種消費心理。
組織學生結合上述材料進行自主學習,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并為“臺階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邁好第一步。
2.發疑
發疑是指讓學生在泛讀過程中將自己遇到的相關問題提出來,并與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以教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為例,在泛讀環節,我組織學生將自主學習環節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如,有學生提出:怎樣的消費觀念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念呢?還有學生提出:有人說:艱苦奮斗是阻礙社會發展的。這句話對嗎?更有學生提出: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是正確的消費觀念嗎?……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自主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發表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政治理論知識,同時也有助于高效政治課堂的順利實現。
3.釋疑
在結束了上述兩個環節之后,我們進入到釋疑的環節,首先,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接著,我針對學生在泛讀中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情況以及發疑中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識。如,在該環節,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21世紀,我們的社會是否還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這一話題進行討論和辯論,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和釋疑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而確保臺階式教學法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政治教師,我們要以“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并認真學習“臺階式”教學方法的核心思想,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自主的政治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石靜茹.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質疑釋疑能力[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