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蘭
【內容摘要】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至今仍然堅守陳舊的教學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備課思路等方面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才能夠不斷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課程改革 歷史教學 觀念轉變
課改以來,基礎教育的學科教學發生了深刻變化,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在一定程度上較傳統的教學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并且也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成效。但是,由于受長期以來傳統教學的影響,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堅守陳舊的教學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本文擬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學應注意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教師應切實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歷史教學的真實寫照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張嘴”;“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臺上講得眉飛色舞、唾沫四濺,學生在下面聽得云里霧里、昏昏欲睡。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手、動腦,自己去操作、感受,讓學生主動地去感受整個學習的過程,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而不是被動去接受早已形成的結論。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
二、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在以往的歷史課教學過程中有許多不能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比如,圍繞教參中提到的重點教師讓學生死記硬背,至于為什么這是一個重點,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哪里,學生根本不明白。因此絕大多數學生興趣不大,他們認為歷史課的學習是考前“背”一下,平時不愿多花一點時間用在歷史學習上。在課程標準下,歷史教學內容、教育課程的實質要求是培養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需要積極主動地把課本中的知識點與相關的歷史史實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講授的內容綜合化、開放化,從而更好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標準知識點的完整性、系統性更加有利這種開放型教育的實施。比如在講《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可以這樣設問:“假如你是秦始皇,你將會怎樣治理幅員遼闊的國家?”學生可以自由討論回答,然后教師引入中央集權制度,這樣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得到了充分地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例如在學習《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一課之前,先讓每位學生準備一些關于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資料,關于共和黨布什和民主黨克里的介紹,他們的對華政策(臺灣問題)等。上課時,將學生分成兩個大組,展開討論:布什VS克里,你選擇誰?為什么?讓大家各抒己見。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并充分體現了讓學生通過探究進行自主學習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從表面上看,整個課堂完全交給了學生,老師“閑”了下來。
三、教師應適時調整備課思路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被動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地“培養”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成為課程的主宰者,因此,備課時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作為備課的出發點。備課時,教師往往更多的是考慮自己怎么上課,而很少注重學生是怎樣思考問題的,因而在課堂上,教師注重用自己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而忽視學生鉆研、領悟、感受的過程。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備課,考慮比較多的是教師如何教,無論教師思路是怎樣的清晰,其本質也只是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的思維活動。
眾所周知,教師的備課主要涉及教材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安排三個方面。為此,教師備課時,應做好以下三項重要工作。
1.認真充分鉆研教材。首先,要認真學,鉆研新課改精神,明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基礎要求,搞清教學目標、教材體系和基本內容,以及對教學方法的有關要求。同時,要認真學習鉆研教材,熟練掌握教材的全部內容,包括本教材的編寫意圖、結構體系、重點章節等。教師要廣泛閱讀有關參考資料,教材內容。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就是要能全面地掌握教材,駕馭教材,能達到“懂、透、化”三字要求:對教材一要懂,即能掌握教材的基本結構;二要透,即能對教材融會貫通;三要化,即能把教師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融為一體。
2.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即教師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學對象,弄清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摸清楚學生的特點,分析掌握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包括學生的智力差異、認知差異和性格差異。與此同時,還要在全面了解全班學生的基礎上,分析掌握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然后能結合教材內容對他們進行細致地分析和研究,并針對這些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分層、分組和個別化教學。
3.科學合理設計教學。教師在做好以上兩項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標”、“心中有學生”的基礎上,還要科學地合理設計教學,尋找出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的結合點。通過有效的途徑、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尋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開發和挖掘出學生的潛能,不僅能讓學生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學教材內容,而且能讓學生全面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學會發展,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海陽市發城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