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生
摘 要: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在人基本能力的培養方面有著異乎尋常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而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量和閱讀力都是語文基本的素養,增強教學效果自然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可以是進行精細閱讀,還可以留下時間進行課后的啟發性教學,做到基礎教學與發展教學有效結合,以及二者間形成良性的“化學反應”。
關鍵詞: 文本細讀 小學語文 教學效果
隨著小學教育的基礎性日益為人們所認知,小學教育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而在這之中,小學教育中語文教學作為人與人之間日常交流及認識我國歷史與文化的基礎手段中更有特殊地位。在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課堂教學,自然在語文教學中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就成為一個極其必要的問題。但是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選擇一個突破點,以點破面,既省時又有好的效果。增強文本閱讀效果是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策略。可見增強文本閱讀效果的重要方法是文本精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促使其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為閱讀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礎。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文本精讀的重要性
文本精讀作為閱讀的基礎能力,在小學語文階段屬于教師必教、學生必學的內容。這一種教學易學難精,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很大的考驗,要求教師和學生對于本類型教學加以關注。同時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文本精讀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課堂技術,越早讓學生學會,則學生會越早進行對文本的思考,同時鍛煉學生的基礎文本觀察力和文本鑒賞力,這對于學生基本文學素養的提高大有益處。與此同時,這樣的文本精讀可以使學生了解基本的文本知識,同時在文本精讀的教學過程中密切師生關系。
二、文本精讀的具體策略及效果研究
首先,提升教師素質。作為文科性質的教學科目,教師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能夠基本獲得精讀文章的重要思想與關鍵,并為之后的講解提供相應的學科指導。所以要對教師進行相應培訓,以期提升教師的基本學科素養與人文素養。
其次,注重精讀文章的選擇。對于精讀文章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既要考慮小學教育的階段性,又要考慮思想性,還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與寫作技巧,或有其一,或二者兼有,這樣才會使文章質量有保障。尤其要注重一些名篇名著的講解,使學生從以前的文章中理解有用的知識,同時也要注意對未來教育的啟發引導作用,這樣的啟蒙作用不容忽視。
再次,注重教學課堂互動。因為是小學生,所以尤其要注意他們的“小兒心性”,因時施教,這樣的教育使小學生在進行初步學習的時候不至于被大知識量沖毀脆弱的心理防線,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下留下陰影,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同時通過課堂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某些時候可以為減少學生的課后作業做出相應的努力,利用課堂效率,降低學生的課后壓力。
最后,對于精讀文章的處理。精讀文章必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論是在寫作技巧還是思想內涵上。第一,應該對文章進行大體分類,明確文章在教學中的位置;第二,對文章的基本內容進行劃分,并針對學生可能有的問題進行準備;第三,準備互動問題,既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要使學生不至于陷入思維陷阱,并在講解過程中穿插文章的基本寫作技巧與立意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寫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四,根據課堂情況為學生選擇相應的課后作業,最好是相關類型文章的閱讀。
通過以上四方面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精細閱讀,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增強課堂的感染力。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文本精讀的重要性、文本精讀的具體策略及效果研究,認為文本精讀能顯著增強課堂效果并且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在課堂上文本精讀的推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對于未來學生的發展大有好處。
參考文獻:
[1]吳榮山.讓文本細讀成為中高段學生的學習行為[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9(9).
[2]鐘啟泉.對話與文本:教學規范的轉型[J].教育研究,2001(3).
[3]蔣軍晶.老師,讓我們學會解讀文本[J].小學教學參考,2007(Z3).
[4]蔣娟.關注細節成就精彩——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2).
[5]金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