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想全
【關鍵詞】 數學教學;主動學習;促進;
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9—0059—01
所謂主動學習就是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自覺自愿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學生個人自我發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因此,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心理規律,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通過下面五個途徑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營造情感交融的學習氛圍,以激情促動
孔子曰:“親其師,信其道。”因此,營造師生情感交融的學習氛圍是學生親近老師、主動學習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不僅要有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改變,而且要有角色的轉化——從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更要有個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誠的關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認可,從而使學生產生發自內心的驅動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同時,教師具有良好的情緒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學習的催化劑。數學學科的特點導致數學課不像文科那樣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要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挖掘自身的情緒因素,傾注滿腔的熱情,以飽滿的情緒、生動的語言、恰當得體的動作,創設一個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學環境,從而產生“近朱者赤”的同化效應。當每一位學生都與教師的情緒產生共鳴時,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習方式才能從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學習。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以趣促動
初中學生受年齡特點、生理特點、心理特點的制約,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穩定性、持久性和自制力有限。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就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新課伊始就要根據學生學習需要抓住他們的學習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能積極主動地學,但到了鞏固練習階段,學生學習的最佳興奮期已過,興趣也隨之淡化。這時設計練習題要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增強趣味性,評價方式上呈現多樣性,從而再次掀起學習高潮,達到每個學生都積極地思考、計算、驗證的目的。總之,教師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自始自終主動地學習。
三、正確應用“激勵策略”,以激勵促動
教學過程應是對學生一種肯定和鼓勵的過程。教師正確應用“激勵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力求做到深入仔細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對待 “學困生”,教師要為他們創造獲得成功的條件,一旦有進步,就要表揚;對優等生則要把握好時機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變換“激勵”策略,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起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
四、引導掌握學習方法,以方法促動
只有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由“學會”變為“會學”,并由“會學”變為“樂學”、“善學”,才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內在的主動學習動機,從而把學習轉化為自身的、自覺自愿的學習行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相當重要的。如,讓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數學定理、法則的確立過程;讓學生盡可能地發現和探求,并讓學生盡可能地概括,鼓勵學生充分應用聯想思維探求知識;鼓勵學生每周自行總結學過哪些數學知識,并將總結在班上定時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