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健
摘要: 要改變學生是作文奴隸的局面,變學生為作文的主人翁,教師就要創(chuàng)新作文教法,創(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多讀書、勤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調(diào)整教師命題作文的陳舊方法。讓學生自己擬題目,自己作文,自己修改,自己評議,發(fā)揮學生自身優(yōu)勢,這利于互動交流,學生作文就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發(fā)揮優(yōu)勢;修改評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04-01
長期以來,不少學生對于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厭煩、恐懼或無所謂的心理。他們平時的作文大多數(shù)都是"奉命而寫",缺乏強有力的學習動機與誘因。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極為深刻地指出:"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把真實生活所不曾有的事勉強撿到筆底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人固然為寫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這段精辟的議論,概括起來說就是"有所為而作"。"有所為而作"指要求學生不做生活的旁觀者,而做生活的小主人。啟發(fā)和誘導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去熱愛生活,積極地參與生活。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做人,而且在"有所為"的做人過程中,用自己的心靈,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生活,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充滿七色陽光的作文素材。所以引導學生在積極融入到生活中去創(chuàng)造作文素材,"有所為"再"有所作",必然會使學生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多彩,進而幫助學生解決作文素材缺乏的難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讓學生厭煩、恐懼的心理得以舒展,使學生感到寫作文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要改變目前作文教學的這種狀況,必須設法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學中,筆者進行了可行性實驗:
1.多讀書報,勤做筆記,注重積累
1.1 寫文章都要憑借文化科學的積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卓有成就的周氏三兄弟,他們所寫的雜文、散文、隨筆、小品等,無不體現(xiàn)淵博的知識。短小的文章尚且如此,寫長篇巨著就更需要足夠的知識積累了。豐富知識,除了要從生活中學習,虛心向他人求教外,主要途徑就是多讀書報。
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自由詩。因此,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也是千差萬別的。正如烏申斯基所說:"用形式、色彩、聲音和感覺來思維的。"根據(jù)這一年齡規(guī)律,教師要鼓勵學生讀《西游記))、安徒生、格林……假如在小學時期一旦錯過,閱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永遠與這些精神食糧擦肩而過,那將是終身的遺憾啊。有益書報讀多了,既增長了見識,又開闊了視野,書中的遣詞造句等表達方式才能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才能有效地為學生的讀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出口成章",才能攀登進步的階梯。真可謂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2 不僅要多讀有益的書報,而且要養(yǎng)成隨時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對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寫作水平,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
讀書筆記的類型有許多種:首先,要式讀書筆記。指學生對所讀文章的提綱、好詞好句進行摘抄。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其次,得式讀書筆記。學生在做摘要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提出自己的見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的心得體會,往往是智慧的火花,稍縱即逝,如果養(yǎng)成寫心得筆記的習慣,對以后的寫作是大有好處的。第三,合式讀書筆記。綜合的過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社會進行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即把目光從課文擴展到社會生活中去,成了學習過程的飛躍。
以上第一種讀書筆記一般學生都能完成,老師要鼓勵自學能力強的學生盡量做后兩種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的過程,是學生由被動學習逐步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的過程,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活躍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2.讓學生自擬作文題
教師命題學生作文,學生只能在這根束縛人的棒下轉(zhuǎn)動,思維的翅膀難以張開,只有充分利用半命題、自主命題等多種形式才有利于學生思維與語言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己命題的興趣,除了讓他們知道命題命得好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除個道理外,筆者還經(jīng)常引導他們對課文題目進行分析,并將從課外讀物中搜集到的好題目提供給他們學習參考。一次課外活動后,筆者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給這次活動命題。于是許多好題目如《開心一刻》、《今天真高興))、《友誼在我班》、《我成功了》等都脫穎而出了,這是教師難以預料的。讓學生自己選擇最喜歡的題目寫,結(jié)果全班學生都在兩節(jié)課內(nèi)交了作文,讀一讀這些作文,真叫人高興啊。
3.多表達、多交流、多修改
如果我們把作文當作是"說話",當作是用筆說話,用筆表達,用筆交流,那么它的難度會大大降低。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說話"不能采用單一的方式,而力爭多種方法并用。例如:寫人,重要的不是給他一個很好的結(jié)論,而是寫出這個人是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的,即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進行細致的描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狀物,就要寫出物體的大小、形狀、輕重、色彩、氣味等,使人仿佛看得見、聞得到、摸得著。那么在寫作時,就應該運用一些修辭方法,或采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抓細節(jié)等不同的方法使文章更加具體生動。并且,這種"說話"還必須有中心、有重點、有層次、有條理,為了使我們說話時通暢、表達得清楚,還需要我們平時多練筆,多與人交流,多進行修改,其中"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中之重,同學們現(xiàn)在缺乏的就是改的精神。
4.抓好作文講評
作文講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抓好作文講評,對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帶頭作用。在每次作文結(jié)束后帶著欣賞、評改的目的,師生共同來講評作文。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緊扣作文要求,暢所欲言,講評課便是一堂寬松活潑的自由言論會了。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提高了,對作文講評有了一種企盼心理。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就顯而易見了。下面就淺談一下講評作文最佳方法:
A、學生評議。每次作文講評時,筆者精選幾篇好的作文,老師讀或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感受欣賞,圍繞作文要求,評評說說。既指出這篇作文的優(yōu)點,又說出它的不足之處,這樣就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即使只是三言兩語的評講,也要給予肯定。就這樣,學生非常喜歡評價作文,時間長了,也能頭頭是道地進行評講,自己的寫作水平當然得到提高了。
B、講評,鑒別優(yōu)劣。有時,學生作文會有選材相同者,但在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方面又不盡相同,有優(yōu)有劣。對于這種情況,筆者就采取對比講評。學生分別感受優(yōu)等作文和問題作文,互相對比,何優(yōu)何劣,便一目了然,課堂氣氛極為活躍。
總之,提高作文水平離不開一個"勤"字,即:勤看、勤想、勤寫、勤改。筆者相信,同學們只要做到勤勞苦練,想寫出一篇好文章也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