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課程目標的要求之一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由此可見,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注重的。而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目標。特別是語文教師更應該將閱讀能力作為中學生的一種重要能力來培養。閱讀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漸達到的,要提高閱讀水平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入手。
關鍵詞: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96-01
一、加強“讀”的訓練 提高閱讀能力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姡嘧x書不僅能增加閱讀知識,更能培養閱讀能力。而當前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多講少讀”或“只講不讀”的現狀,這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變這一現狀,在閱讀教學中加強“讀”的訓練,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對提高閱讀能力是起著積極作用的。一般閱讀課文大致可分為四個步驟來讀。例如七年級下冊課文《丑小鴨》。第一步,整體閱讀。讓學生輕聲自讀課文,利用看拼音,查字典自學生字詞,掃除閱讀障礙。讀后梳理字音,集體訂正較難讀的“嫉妒”“丑陋”、“訕笑”“ 氣勢洶洶”等詞,發現錯誤,立刻糾正。第二步,感知性讀。默讀課文,粗知大意。讓學生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第三步,理解性讀。引導學生逐段逐句精讀課文,理解思想內容。學課文第三自然段時,老師問:它們是怎樣欺負丑小鴨的?把文中有關的詞劃下來。學生找出“咬”、“啄”、“討厭”三個詞,先指導讀詞,理會詞義,再指導讀句,讀出重點詞的重音。第四步欣賞性讀。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把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對閱讀方法靈活運用的程度。閱讀精美文章,首先,確定文體;接著,根據文本特點理解內容。譬如初一年級主要以學習記敘性的文章為重點。對記敘文內容理解為根本。記敘部分的內容主要是應理解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過程等記敘的要素。例如,在學習《羚羊木雕》一文時,首先要理清記敘的內容,從而更好的理解人物性格,理解文章內容。議論抒情部分的內容主要是應根據表達方式的運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議論性語句提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語句抒發作者情感。其他文體的內容理解,也要根據文體特點進行。如小說,其內容不外乎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和主題。第三步,研究形式特點并理解其作用??芍笇W生通過分析文章結構層次來理解文章內容。譬如閱讀分析議論文時,要抓住中心段、中心句等形式來理解其內容。中心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題目的闡釋和延伸。抓住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識就會更準確更具體。 此外,還可以抓議論、抒情句。議論、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傾向最鮮明的體現之所在。因此,抓住這類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學生如能熟練而又靈活地運用以上這些方法,閱讀時就不會無從下手或抓不住重點了
三、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注重的。這一要求明顯體現于現行語文教材中,現行教材除課本內設置了大量的自讀篇目外,還配備了一套課外自讀課本,并且還有許多推薦閱讀篇目。由此我們不難知道,新的大綱、新的標準對學生課外閱讀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成為一件刻不容緩之事。一是以課堂為渠道,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課堂教學從當前來講,還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方面,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注重講練結合,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教師的講應是精講,是為教給學生帶有規律性的知識而講;學生的練習為鞏固掌握所學的知識而練,是用以培養閱讀能力的。因此,教師在講讀課文時,要注意給學生的自讀做示范,教給方法,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一般情況下,朗讀課文、識別字詞 、句子分析、結構特點等,可以由學生自己動手做。二是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掌握知識、理解文章、陶冶情操、形成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注重課堂教學,用好課本。課堂是獲取閱讀知識、方法的主陣地。學生要從教師的上課中學習分析文章的方法,并通過課文的閱讀學會基本的閱讀方法。明確閱讀目標,學會選擇。就初中學生的特點而言,并非所有書籍都適合學生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做適當指導,為學生確定一個階段性的閱讀目標,選擇有益的書籍供學生閱讀,從而逐步形成學生有目的、有選擇閱讀的習慣。
四、發揮網絡閱讀優勢,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網絡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絡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網絡文學具有傳統閱讀無可比擬的優勢,它以它的廣博性、交互性、簡捷性、新穎性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圖文并茂,豐富的多媒體呈現形式,又使讀者感到信息的接受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更妙的是,它解決了傳統閱讀無法解決的問題——少慢差費,豐富了閱讀量,促進了快速高效閱讀能力的養成。
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育學生在進行網頁瀏覽之前,必須有一定的閱讀計劃,明確閱讀的目標意識。多問自己:我為什么讀?想從中得到什么?想學到什么新信息?怎樣才能使閱讀有一定的方向,盡可能快地找到積極信息,避開無關信息的干擾,以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同時,由于普通文本的課外讀物,知識量、信息量受紙張、版式、刊期以及圖書價格等客觀物質條件限制,學生閱讀收益是有限的。而網絡的信息是海量的,因此語文教學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網成為學生課外博覽的重要組成部分,串起課內課外,促進學生的語文課內的學習。
綜上所述,是我對于中學生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一點淺顯的見解。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既要求教師講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識遷移訓練;還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同時掌握答題技巧、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