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誠
【摘 要】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的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物理是八年級新開設的一門課程。“新”對于學生來說,既有對未知的恐懼,也有難以抑制的探索欲求。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物理教學 學習興趣 課本 實驗 教學方法
一、八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八年級學生大多在14歲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一時期,學生對任何陌生事物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對各種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好學好問并富有幻想。但是他們高昂的學習熱情往往是短暫的,對任何事情都只具有“三分鐘熱度”,缺乏毅力。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溺愛致使他們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冷落時,極易崩潰,耐挫性較差。
二、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好奇心強,而好奇心又是激勵學生探索知識的起點,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注意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學習。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人在物理教學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有效利用課本,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材版面設計圖文并茂,內容更貼近生活,聯系實際,涉及我們的生活、社會、科技等方方面面。例如為了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聯系,教師設計了“STS”欄目,讓學生感受到物理既有趣又有用;新增的“科學世界”欄目介紹了納米科學技術、時間“放大鏡”等,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科學視野;教師在講到“運動的描述”時,課本上給出了宇航員在艙外工作的照片、獵豹急馳如風的圖畫,以及空中加油機正在加油的圖片等;在講到阻力問題時,介紹了小轎車、氣墊船等;在各章前專設一頁,印有與本章內容相關的圖片,如我國最新設計制造的“飛豹”式戰斗機、過山車、大型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等。
(二)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喜歡實驗,特別喜歡自己親手做實驗。滿足學生這種迫切需要的心理,同樣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為目標,以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特點,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有效運用這種新的學習模式。為了使實驗探究更深入一層,更進一步,教師成立了學生專題探究實驗小組,由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
(三)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穩定學習興趣
雖然物理實驗生動有趣,但物理原理和計算卻枯燥乏味。為了鞏固物理實驗培養起來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采用新穎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奮感和愉快感,而且在這種氣氛下學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采取諸如自學輔導法、質疑答疑法、對比論證法、邊講邊實驗法、對抗賽法、聽題判斷法和物理游戲法等多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對抗賽法為例,比如每學完一章,教師事先擬訂好題目寫在投影片上,布置學生課下準備,課上或組與組之間,或男生與女生之間進行對抗賽。教師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誰答得又快又準確,在小黑板上記下各組的得分。參與激烈的競賽和角逐,學生的那股興奮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反復做題、講題所無法達到的。它既能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又能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使學生的應變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學習興趣濃厚,知識掌握牢固。
(四)開展第二課堂科技活動,發展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開展第二課堂,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而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必定會遇到一些問題,他們自然會開動腦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會提出更多相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反過來會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物理科學的欲望,增強他們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如筆者在八年級開展了科技制作比賽,讓學生到圖書室、網上查找有關內容,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分組完成制作。這些具有生活實踐意義的學習內容,是學生所關心的,也是他們所感興趣的,并能推動學生采取行動。這種活動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
(五)用成功的體驗,堅定學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謂成功,即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或獲得了預期的結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成功意味著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進步和好評。因此,教師的表揚與肯定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一次好成績,教師的一句表揚和贊賞,或者是一種信任的目光,都會給他們無窮的力量,使他們興奮不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關注學生的發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總之,在教學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能發展智力,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