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開展科學教育課程,可以有效地豐富小學課程內容,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科學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擁有更加廣泛的興趣愛好。通過學習科學教育課程,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生活中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對科學技術課程的教學,并通過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科學教育課程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教學;教學意義;實施途徑
小學科學教育與現實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并且在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應用。新課程背景下,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僅在能力方面同時也在技能方面,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也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在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促進科學教育課程的發展,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教育課程的積極性。接下來,本文就對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
一、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科學教育課程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科學教育課程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小學科學教育課程的編排,立足于生活,主要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所涉及的“天氣、植物、動物、家園”這些內容,都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促進科學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
而且,在科學教育課程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挪動”到生活中,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使學生可以更容易地接受教學內容。同時,生活中的應用就是對課本上知識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學習,感受科學教育課程的重要應用,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科學教育課程的積極性。
二、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途徑
1.設置生活化的科學教育課堂
生活化教學方法是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有很多優勢,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并且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活潑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學科中,根據課程要求,應該有不同的應用方式,這樣才能使生活化教學法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重視對課堂氛圍的營造。設置生活化的科學教育課堂,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在學習“我們的生活與科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上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我們生活中的科技以及科技與生活的重要聯系。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開展。
2.由生活化情境引出教學內容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本身的優勢,科學的應用更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應用生活化情景引出課程內容,就是一種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通過這種引出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前了解課程內容,并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學生也可以知道,將要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在生活中的哪些領域有重要的應用。
例如,在學習“飲食的科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應用生活化情景引出教學內容。這部分課程主要包括“各種各樣的食物,我家的廚房,飲食風俗”等內容。飲食是我們維持生命體征的重要手段,科學的飲食對我們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說,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在課前先舉一些在生活中科學飲食的例子以及在學生中存在的偏食現象和偏食的危害,最后再引出課程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調動課堂氛圍,還可以促進生活化教學的科學應用。
3.在生活中促進科學教育應用
學習和應用是組成學習非常重要的兩部分內容,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知識,應用可以讓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所以,通過學生在生活中的實踐,可以提高學生應用科學的能力,并且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應用情況,掌握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程度。
例如,在學習“觀察動物——螞蟻王國”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科學的課后作業來促進課上知識的應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觀察不同情況下螞蟻的表現,并將螞蟻的不同活動方式用相機記錄下來,然后結合圖片為家長講解,讓家長了解螞蟻的習性和活動特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鞏固課上的學習內容,而在學生為家長講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應用了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教育課程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生活化教學在科學教育課程中的應用,進而達到推動課程發展、促進學生進步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厲偉.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
[2]李志波.“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施[J].成才之路,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