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鳳珠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從全體學生出發(fā),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要認識到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以此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針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培養(yǎng);問題意識
通過對目前生物教學進行調查可以看出,一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采取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法,并希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從實際來說,這種教學方法往往降低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因此,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
就現(xiàn)階段來說,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就要先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而這也成為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新知識也開始不斷涌現(xiàn),尤其是實現(xiàn)教學信息化與媒體的交互化等方面來說,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帶給學生新奇的體驗,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與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一直強調教學的確定性,對于其他可能性往往采取了排斥的方法,且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過程往往注重求同,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影響,在這一全新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開始更加豐富,學習效果也有了顯著提高。且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開始從課堂中的支配者變成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與引導者。因此,教師就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進行創(chuàng)新,找出有效的教學因子,實現(xiàn)對新知識的運用,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不斷探索,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生只有意識到存在問題,才能主動參與到問題探討與學習中。只有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才能主動進行思考,才能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問題意識,從而也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信心,提高學習效果。
2.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可以主動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不斷地分析與思考解決實際問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就成了學習中的主動參與者,這樣也就可以積極探索知識的存在,從而也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動性。
二、以問題意識為線索開展課堂教學
1.創(chuàng)建平等民主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思想十分活躍,求知欲也相對較強,對于未接觸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只有處于良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充分展現(xiàn)自我,這樣也就可以發(fā)揮出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過于冷漠與指責學生,那么學生就會感覺十分壓抑,使學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因此,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耐心,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教師也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橹R的促進者,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個正確地指導學生,同時也可以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也要注重鼓勵學生,通過采取肯定的態(tài)度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這樣也就可以保證師生關系上的融洽。且在這種學習氛圍的影響下,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了激發(fā),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如,學生在學習“顯微鏡的使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由于學生并沒有接觸過顯微鏡,所以,對顯微鏡存在一定的好奇心,這樣也就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實踐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素材,如,頭發(fā)與樹葉等,并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這樣也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且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激發(fā),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從而做好推論。通過不斷地分析與探討,可以讓學生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也就保證了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從而也就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
效果。
2.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
在有效的問題情境下,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引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相應的問題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生物屬于一門實驗性相對較強的學科,通過實驗的影響,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產(chǎn)生問題,并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索與研究。如,學生在學習“種子的成分”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收集一些種子,如,小麥等,通過為學生展示干燥的小麥種子,然后放到試管中,利用酒精燈加熱,并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就可以看到在加熱的過程中試管中出現(xiàn)了小水珠。教師在引導學生探討這一現(xiàn)象,以此讓學生得出最終的結論,水是種子的成本之一。
其次,教師要利用好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使教學觀念與教學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這種全新教學關系的影響下,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適合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環(huán)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進入到情境中。對于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來說,就是從不同渠道與手段出發(fā),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的奧秘,從而也就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生物知識。
最后,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要出發(fā),通過理論指導幫助學生解釋現(xiàn)象與事實,從而讓學生可以進入到問題情境中。如,學生在學習“動物的行為”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相關的畫面,如,烏賊在水中釋放墨汁以及松鼠收集松果等圖片,這樣也就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快速地進入到問題情境中。通過不斷的思考與研究,可以讓學生找出動物行為上的區(qū)別,這樣也就實現(xiàn)了高效教學,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等進行創(chuàng)新,確立準確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運用教學技術,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進入到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喬青祝.淺議生物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6):57-58.
[2]李重陽.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成功:教育版,2011(18):63-6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