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松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也開始實現了改革與創新,尤其是對初中生物教學來說,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對現階段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有利因素,吸引學生的目光,同時還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以此保證教學的效果可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實現教學目標。基于此,針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學;問題意識;有效措施
對于這一階段的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幫助學生掌握好生物知識。而且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且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作為學生科學素養中的重要環節,生物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且就現階段來說,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實際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所以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只有讓學生主動質疑,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好更多的生物知識。所以說,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可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實現了學習的目標。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3.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只有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讓學生展現出好學、好問以及善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可以使學生主動在學習中發現問題,這樣也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好實際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可以說,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實現新課改的目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生物教學也開始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創新,教師也認識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這樣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與意識。
1.課前進行啟發式提問,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前要對學生做好啟發式提問,利用課前三分鐘,為學生設置一些有效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這樣將會在學生的大腦中注入活力,從而帶動學生自主思考,吸引學生主動進行學習。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進行果實與種子課程的教學中,可以提問:銀杏是杏嗎?為什么呢?這時學生將會主動去思考,去分析銀杏與杏的區別,并且也會逐漸比較相似的地方,這樣教師的有效提問能夠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探索,為學生打開思維大門,從而促進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通過實例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學生學習的首要條件之一就是要學會怎樣進行觀察。只有讓學生學會怎樣進行觀察,才能讓學生掌握好更多的生物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先讓學生明確學會觀察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也就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也就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學生在學習操作顯微鏡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先進行示范,通過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動作與行為,讓學生明確有關顯微鏡的相關知識。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加之對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講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怎樣進行觀察,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在興趣的影響下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因此,教師就要認識到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掌握好生物知識。而且在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學習興趣以后,還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樣也可以減輕學習上的壓力,受到生物知識的影響,實現高效的學習。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可以產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動力,這樣也就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等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興趣高漲,才能保證自身的學習效果可以滿足新課改的需求。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可以喜歡上學習生物知識,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生物具有極強的實驗性,通過實驗可以充分發揮教學的效果。而且從實際上說,在實驗的影響下,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獲取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4.鼓勵學生進行思考,保證問題的質量可以滿足實際的需求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地位發生了變化,不再占據課堂中的主體。對于教學方法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難以滿足現階段的學習。因此,教師就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在教學中的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還要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常言道:“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且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雖然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是對于主動積極的問題意識以及善于提問的能力等,則需要依靠后天的培養和鍛煉。所以教師就要認識到提高問題質量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樣才能通過不斷地培養與鍛煉來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可以保證問題的質量滿足教學的需求。其次,對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來說,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從隨意式提問轉向有意識提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好學習的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情景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可以主動探究,從而提高自身的問題意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實際中教師就要認識到問題意識是保證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所以教師就要不斷進行創新與探索,培養好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潘琳娜.營造和諧氛圍創設問題情境: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培養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12)121-122.
[2]周梅.生物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問題意識芻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31):45-4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