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紅
摘 要:情境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良好的情境教學設計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對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課堂情境教學已被大多數教師認同,但由于情境教學推行的時間短,情境教學出現許多問題。就現階段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現狀進行剖析,并對此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現狀;解決方法
情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的內容與環境相結合,通過多媒體、語言、文字、親身體驗等手段,使學生在情感體驗當中,發散思維,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情境教學,學生能親身體驗生活場景,能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應在教育過程中充分應用此方法。
一、小學語文情境化教學策略
1.加強與生活聯系,鼓勵學生參與
一切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現實與教學相結合,把文章講授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小學語文課堂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課本的平臺,其對學生的生活的積累、人生觀的樹立有著重要的作用。一切教學都應該尊崇從現實中來,到現實中去的主要思想,例如,在講授《鄧小平植樹》這篇文章時,可以聯系鄧小平本人的生平事跡,結合文章簡單介紹或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背景,如,“植樹節”的由來,“鄧小平爺爺”的具體事跡,“高齡”的含義。觀看植樹造林相關介紹片,讓學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并帶領學生參加植樹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栽培樹木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2.加強思維方式的訓練
語文學科作為其他學科的基礎,最主要的原因是除了它具有的工具性、知識性,還有對人格的塑造,對思維方式的訓練。語文教育核心是思維能力的鍛煉,這不僅關乎人的交際,而且對人的思維方式、生活能力、人生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人和其他物種的區別,就是人有思想,離開了思維,就根本談不上發展。在課堂上,我們要通過實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其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比如,在講授二年級下冊《恐龍的滅絕》時,可以先使用一幅恐龍圖來引出話題,在設置問題時引導學生對恐龍滅絕進行思考,并適時引出今日人類的生存條件,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現狀。
3.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認知
認識通過感覺、知覺、表象等形式,接受客體的各種信息,感知客體的外部屬性、狀態和形象,并保留在觀念中成為關于客體的鮮明的感性印象。因此,“生動和直觀”在認識過程中有著重大的作用,它在主體同客體之間建立起一種直接的感性聯系,沒有這種聯系,主體的認識就沒有對象,因而也就不可能有關于對象的認識。人體在當今科學發展的社會,多媒體設備發展很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通過圖文并茂的PPT,視覺沖擊力強的視頻放映軟件,讓其更好地融入教學氛圍,生動、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更好地對課文知識進行講述。
4.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對一些深奧的知識難以接受,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效地組織語言。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習慣于形象思維,教學口語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淺顯易懂的語法、形象的表述,同時要注意學生抽象思維的訓練。比如,在講述李紳的《憫農》的時候,通過幻燈片放映農民工的辛苦和勞動,使學生深刻感受到農民的不易,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高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相對較大的發展,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復述、改寫等方式,加強他們的認知,并且提高他們的語言描述能力。
5.營造寫作氛圍,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語文教育的評價,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寫作能力,但在應試教育這個標準下,老師和學生往往把作文教學看作語言的表達,在應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大多在作文教學的系統化、規范化、程式化上努力,比如,作文一提到人名就“小紅”“小明”,一提到事跡就想到黃繼光、董存瑞,一寫到人物就是如何無私奉獻。很少深入思考通過作文去記錄生活、思考生活,傳統作文教學大都是注意指導學生寫作技巧,不太注意指導學生寫作素材的收集及寫作思維的形成,甚至有些老師讓學生背范文,背好詞好句。這對學生發展相當不利。寫假話和套話的最終結果也導致了小學生作文模式化,主要表現為千篇一律的寫作手法,模式化的情景結構,固定的寫作套路。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是培養考試機器?;谶@種情況,我們要倡導學生理性思考,多接觸社會,讓學生豐富自己的閱歷,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
二、總結
語言情景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語文這個基礎工具。
參考文獻:
[1]葉明蔥,高旭燦.論情景教學中情景的創設[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6):72-73.
[2]王芳.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淄博師專學報,201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