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瑞
內容摘要:教學設計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科學性、再現性和操作性。它是實施課堂教學行為的藍圖,好的教學設計是改善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保證。筆者選取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漢語教程》第二冊(下)第二十課中的《宴會上的規矩》為例進行教學設計,希望能給對外漢語一線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對外漢語 教學設計 宴會上的規矩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中國人有很多的禮節和習俗,除了上一講我們所學的中國對數字有很多講究以外,在舉行宴會時也有很多禮節和規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篇課文《宴會上的規矩》
二.生詞講解
(一)精講生詞
1.規矩guīju
(1)(名)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例:①中國人吃飯的規矩可多了。②國有國法,班有班規。
(2)(形)(行為)端正老實,合乎標準或常理。例:他的字寫得很規矩。
2.長輩(名)zhǎngbèi:輩分大的人(輩分: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系次第)。例:爺爺,奶奶,叔叔,舅舅,姨姨,姑姑等,還有和他們年齡差不多的人
3.上座(名)shàngzuò:最好的座位
【中國習俗】:在中國的宴會上,東側的座位和朝門的座位多為上座。一般老人都坐中間,中間的位置也是上座。中國人特別看重座位,地位高的和重要的人都要坐在上座。
4.如果…就…(連)rúguǒ…jiù….例:①如果你聽懂了,就給大家造個句子。②如果你不明白,我就再給你講一遍。
5.上次(名)shàngcì、下次(名)xiàcì。上:(方位)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下:(方位)次序或時間在后的。次:(量)用于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例:上次我們去爬山真的很累,下次我再也不去了。
6.當(動):(1)dàng作為,當做。例:感情有,茶當酒。(2)dāng,①面對著,向著。例:有什么話就當面說清楚。②正在(那時候,那地方)。例:當我回來的時候,他已經睡了。③擔任,充當。例:他想要當班長。④掌管,主持。例:我們家里是媽媽當家。
7.吹(動)chuī
⑴合攏嘴用力出氣,吹氣球,吹泡泡
⑵說大話,夸口
例:他最喜歡吹牛。
(二)略講生詞
宴會、首先、重要、領導、敬酒、等
三.課文講解
(一)教師范讀課文
(二)講解課文重點詞語和句型
1.假設句“如果……的話,……”
這一結構表示一種假設,和“如果……,……”這一句型意思相同。
例句:(1)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一定會去那里的。/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會去那里的。(2)如果你不想去的話,就不要勉強自己。/如果你不想去,就不要勉強自己。
2.假設句“要是……”和“要是……就……”
這一結構也是表示一種假設,要是相當于如果。
3.“要是”假設句和“如果”假設句之間的區別
“要是……”有時候能表示一種期望,“如果……”則不行。
例如:要是你在這兒就好了。
要是你不離開我就好了。
(三)學生讀課文
1.學生齊讀
2.學生分角色讀
(四)教師提問:1.中國人在宴會上有什么規矩?明確:請重要的客人坐上座。上菜的時候魚頭對著上座。喝酒的時候先給重要的客人敬酒。喝酒的時候會干杯。2.宴會上魚頭為什么要對著上座?明確:表示對最重要的客人的敬重。3.“感情有,茶當酒”是什么意思?明確:感情深厚了,喝不喝酒沒什么關系,喝口茶就可以了。
(五)學生復述課文: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調整結構后的課文,學生根據課件上的提示復述課文內容。
四.布置作業:復習課堂上講過的重點詞語及句型。寫一篇關于自己國家餐桌禮儀方面的小作文或自己去中國朋友家做客的一次經歷(150字左右)。
五.教學總結與反思
(一)教學方法與原則
1.重點突出。根據生詞的重要和難以程度,將生詞分為兩部分:精講部分和略講部分。精講部分的生詞教師著重講解,略講部分的生詞教師配合多媒體課件進行簡要講解。
2.語義、語用、語境相結合。詞匯的教學遵循語義、語用、語境相結合的原則。教師沒有孤立地以詞解詞,而是把詞語放在具體的語用和語境中去講解,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特別是一些成語和慣用語,例如“笑一笑,十年少”等。
3.教具多樣生動。教學設計中利用到了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板書等教具,生動形象展示教學內容,便于學生理解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反思與不足
1.多媒體的使用盡管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單詞理解和記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但是未能更好的將其運用于學生的認讀方面。在單詞的講解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單詞認讀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效的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認讀。
2.教學設計對課文內容的一些細節性問題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在學生是否能夠很好的理解掌握方面存在著疑惑,作為教師應該及時的進行詢問,以規避問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