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 要:幼兒園區域游戲指的是教師依據教育目標及幼兒發展水平,有針對性地創建游戲環境和投放游戲的材料。讓幼兒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意愿,在操作的過程中探索出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的一種游戲。區域游戲氣氛寬松,游戲形式靈活多樣,特別受到幼兒的喜愛。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會因利用不好而難以發揮效果。在分析幼兒園區域游戲存在的問題后,探討幼兒園區域游戲問題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游戲;有效性;策略
幼兒園區域游戲在幼兒園一天當中的游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有效地開展區域游戲并不容易。幼兒園區域游戲的實施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對區域游戲有效實施有嚴重的阻礙,同時也限制幼兒發展產生。所以,我們要找出問題,并找到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一、幼兒園區域游戲存在的問題
1.區域設置形式化
有的教師在設置游戲區域時,經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只按自己的想法設置。有的教師能夠在設置班級區域游戲時對當前的主題給予充分的考慮,也能夠根據當前主題設置區域,但是一個主題往往持續一個學期,導致幼兒在一段時間后喪失了參與的興趣,使游戲區域成為擺設。例如整個學期的游戲區域主題都是可愛的家,開始的時候還有很多幼兒去里面游戲,但是一段時間后已經很少有幼兒參與了。
2.材料的投放過于隨意
教師在游戲區域投放的材料過于隨意,投放材料不夠豐富,內容比較單一,沒辦法滿足孩子的需要,難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而且投放的材料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沒有進行區分。例如某幼兒園的區域游戲材料投放非常少,而且不論大中小班,投放的材料都是一樣的,導致幼兒因為材料單一沒有興趣,或者因為個體差異無法理解材料意義。
3.教師指導方式不恰當
教師在區域游戲的指導中指導方式不恰當,沒有從幼兒的立場進行考慮。教師總是隨時隨地干預游戲,有的時候會打斷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結果使幼兒失去了繼續游戲的興趣。教師按照以往的經驗指導幼兒,不能真正理解幼兒,也不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
二、幼兒園區域游戲問題解決策略
1.將區域設置為動態式
孩子的內心資源是很豐富的,只是缺少表達機會,主要是由于環境不合適,使自身能力受到限制。所以,可以將家庭生活的內容設置為游戲內容,例如娃娃家或者玩具區域等。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讓學生在游戲中與自己喜愛的玩具相伴,這樣學生可以更有安全感和親密感。比如小班的幼兒,因為剛接觸區域游戲,游戲水平較低,不懂得分享,不想將喜愛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那么我們可以通過提升玩具數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區域游戲不是獨立的,是幼兒園整體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在對區域游戲進行設置時,可以與主題教學活動相結合。采取這種方式可以為主題游戲實施提供方便,同時也滿足了個性化教育的需求。
2.材料的投放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選擇性,要對幼兒的年齡特征有一個基本的掌握,并考慮到幼兒在游戲時對材料的需求。材料投放要能滿足各階段幼兒的培養目標,并滿足幼兒在實際發展中的物質需求。可以將材料的教育功能和幼兒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將幼兒引導到區域游戲中,挖掘出材料在區域游戲中起到的教育作用,進一步有針對性地投放材料。比如在鍛煉幼兒抓握能力時,就可以提供一些適合抓握的塊類、球類等材料,以達到鍛煉抓握能力的目的。區域游戲主要是為幼兒提供適合豐富多彩的、適合幼兒發展的游戲環境。良好的材料投放水平直接影響區域游戲的實施效果。教師投放材料一定要符合由易到難的要求,符合幼兒認知發展,并且能有針對性地適應各種主題,滿足幼兒發展的訓練,使幼兒能更好地利用和感受材料。
3.提升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要提升教師指導的有效性,首先要了解幼兒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協調環境,以便更好地滿足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大膽地放手,仔細觀察和耐心等待,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指導。在區域游戲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職能,充滿愛心地觀察和耐心等待,適當地給予指導和激勵,而不是以權威者的身份發號施令。教師在指導中也要適度,不要與幼兒產生分歧。比如當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感覺材料缺乏時,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支援,以便使幼兒有興趣繼續游戲。教師還應該對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表現適時地做出評價和調整,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評價一定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將關注點放在每個孩子身上,以便更好地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質,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區域游戲水平是提升幼兒發展水平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組織區域游戲的時候,應該全面地關注幼兒的游戲情況,及時地發現和反思區域游戲設置的不足之處,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積極將問題解決。
參考文獻:
林倩.幼兒園區域游戲指導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0):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