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愛好;教學模式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其中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位置,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地位,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就產生了過分的依賴性,教師不說學生就不會自主學習,不利于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同時,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都是自顧自講課,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不關心,教師和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交流。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面對教師會產生畏懼心理,在課堂上不敢和教師說話,也不敢直視教師,即使有問題也不敢提問,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不高,教學效率停滯不前。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狀況,教師就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在此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與學生之間構建一個平等的橋梁,將教師的架子放下,不要以自己為中心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經常與學生溝通,從講臺上走下來,通過走近學生來了解學生,掌握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例如,很多文章教師都應該先給學生朗讀一遍,然后再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教師可以聽聽學生的想法,對于文章的內容教師也可以詢問學生,問問學生比較喜歡文章中的哪一個段落,為什么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注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表情,教師應該面帶微笑,不要整天板著臉,如果教師板著臉上課學生也會緊張,哪里還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呢?通過這樣的教學慢慢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相信和喜歡教師。
另外,語文課堂提問也是一門藝術,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發散性和自主性的培養,提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發散性的語文問題,這樣的提問不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學會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做一個自主學習的小達人。通過這樣的教學不但能夠有效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激發語文學習熱情,還能夠加深學習語文內容的印象,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成效。
二、聯系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中很多新鮮元素不斷涌現出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為了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就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在未來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景教學是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高效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對于小學生來說,面對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沒有耐心去學習,教師可以把生活中一些比較熟悉的事物與語文知識有效結合起來,這樣能夠給學生一種熟悉的感覺,有效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
三、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近年來,教育部門對我國各個地區進行了教育改革,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現代化教學,但是很多學校的教師都沒有認真貫徹落實教學改革,主要原因是很多老教師都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對于這樣的教學他們習以為常,如果突然進行教學改革,教師還要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對于一些年輕教師來說他們對工作的熱情較高,他們想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他們缺少教學經驗,他們想要通過模仿教學資深的前輩卻沒有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學改革很難落實。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學校應該定期對教師進行教育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不但要豐富和完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該樹立新的教學思想觀念,讓教師掌握新的教學方式,從而順利開展現代化的語文教學模式。培訓之后,學校還應該針對培訓的內容進行考核,考核的成績應該與教師的職稱或者工資掛鉤,這樣不但能夠使教師認真對待培訓內容,還能夠激發教師的斗志,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從而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應該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于一些社會熱點話題應該善于利用,將其融入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目光,這時候教師再將語文知識導入其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專業素質,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構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崔潔.整合教育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2]徐禮邦.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兒童文學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2)[C],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