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萍

摘 要:數學課程是小學學習的重點,然而,由于青少年活潑好動,課堂教學中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針對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游戲化教學逐漸被應用于數學課程教育中,受到了師生的歡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課堂應用
一、游戲化教學概述
1.內涵
游戲化教學具體是指,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相關的游戲活動,從而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效率的教學方式[1]。
2.意義
小學階段以7~13歲的少年兒童為主,此階段孩子好奇心較重、活潑好動,課堂上注意力時常不集中,影響了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游戲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游戲化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完成數學學習,且通過游戲活動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有效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1.認識人民幣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正確認識人民幣,包括人民幣的面值、進率、找幣等,如果僅依據教材或者教師展示,很難讓學生快速地掌握知識,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為此,在教學中可采用情境游戲進行教學,課前將學生分組,一組為顧客,到超市買文具用品;另一組為售貨員,負責購物結算,以生活中常見的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在購物活動中充分認識人民幣,并強化加減運算。
2.加減乘除運算學習
加減乘除運算是數學學科的基礎內容,需要學生牢固掌握,由于數字運算單調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該項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教學,可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參與熱情,在游戲中掌握并鞏固知識。首先,教師按照現階段學生掌握的計算難度出題,保證試題難度能夠被學生接受;然后,依據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組間學生不存在較大差異;最后,通過接力比賽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這種游戲活動不僅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比賽中來,鞏固知識基礎,更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
3.認識圖形
圖形學習中學生積極性不強,因圖形在生活中常見,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課堂參與意識,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3]。在圖形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做游戲,比如說利用小棒擺圖形、用繪畫的形式將生活中的該類圖形畫下等。為孩子營造一種游戲氛圍,教師在帶學生做游戲的過程中將教學目標完成。
三、游戲化教學應用要點總結
1.合理設置游戲內容
在游戲化教學中,游戲只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其主要發揮的是輔助教學的作用。為此在進行游戲設置時,應充分體現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與游戲的有效結合。為此,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用的游戲類型差異較大,教師應仔細考量、慎重選擇。
2.科學分配游戲時間
研究表明,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最高,教師應合理分配游戲時間,找準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盡可能在該時間段灌輸課堂的知識要點。要想更好地分配游戲時間,充分熟悉課堂內容與節奏非常重要,教師應積極進行課前準備,為課堂游戲的開展奠定基礎,從而在游戲中掌握最佳的知識傳授時機[4]。
3.及時總結、強化記憶
游戲化教學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忽視知識內容,將精力集中于游戲過程之中。基于此,教師應在游戲結束后加強總結工作,將課堂知識重點再次講解,回顧分析游戲中的知識要點,系統性地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并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的形式對所學內容進行強化。
四、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應用非常廣泛,活動形式也多種多樣,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游戲方式,均需要合理設置游戲內容,科學分配游戲時間,及時總結、強化記憶。
參考文獻:
[1]馮 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16):101—102.
[2]吳健英.游戲化教學讓學生學習更主動——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華夏教師,2015,(12):89.
[3]李 燕.淺論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5):172.
[4]李巧兒.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游戲化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導刊,2014,(8):91—92.
(作者單位:浙江省新昌縣沙溪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