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訓課程建設是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重要環節。筆者對本院美容技術實訓課程的建設進行探索和研究,認為可通過加強校企合作,重視校本教材建設,建立仿真實訓室,引入行業評價標準,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關鍵詞】美容技術實訓;校企合作;校本教材;仿真實訓室;行業評價標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高職教育實施的是“高端技能教育”,旨在培養既具有比較扎實的理論素養與知識水平,又具有比較高超的操作技藝與動手能力,能夠在工作實踐中運用關鍵技術來解決復雜工藝的專門人才。我院化妝品營銷及使用技術專業(以下簡稱化妝品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是美容技術。麥可思對合作企業的用人情況調查顯示,化妝品專業畢業生的理論水平較高,實際操作技能較弱。要培養出化妝品專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關鍵措施是加強美容技術實訓課程的建設。
一、高職美容技術實訓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美容技術實訓課程(以下簡稱美容實訓)是化妝品專業的必修課程,是一門技能性較強的綜合性課程。本課程重視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操作技能以及解決工作崗位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高度貼近實際工作的美容實訓課程建設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仍存在以下問題:
1.美容實訓內容與實踐聯系不夠緊密,難以掌握行業的前沿技術
傳統的美容實訓內容與實踐聯系不夠緊密,處于低層次的技能練習,與企業崗位實際情況有較大差別,仿真程度不高,針對性不強。學生雖然經過了校內實訓,但是真正接觸實際工作時依然感覺陌生,不知該如何入手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綜合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訓練。此外,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美容實訓內容先進性不足,更新不及時,相關企業和行業新的技術內容沒有及時進入到實訓課程中,學生使用的產品和儀器很多都是目前已經淘汰或即將淘汰的。在這種實訓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其基本知識、技能與社會和企業的要求相去甚遠,學生無法形成發展自己職業生涯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更無法掌握本專業、行業的前沿技術。
2.美容實訓師資力量薄弱,難以提高美容實訓教學水平
當前美容實訓師資隊伍的建設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不少高職院校實訓課程教師中年輕教師比重較大,且大多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缺乏一線從業經驗和工作背景,盡管學歷層次較高,但職業化程度較差,對市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難以提供高層次的實踐經驗。
3.美容實訓設施不完善,難以保障美容實訓質量
美容實訓設施是實現學生與職業崗位“零距離”接觸,提高美容實訓質量的基本保障。目前,不少高職院校因財政壓力較大及各種條件的限制,美容實訓設施后續投入嚴重不足,實訓設施不能得到及時更新,跟不上市場技術設備更新的步伐。美容實訓設施不完善是制約學生實踐技能提高的障礙,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4.美容實訓教材不完善,教師學生無所適從
現行的高職實訓教材一般是依據技工學校、專科學校或本科學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通過擴充內容、加大篇幅, 或增加理論內涵等改頭換面而成, 內容陳舊, 且不符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無從體現高職教育特點, 不能適應高職教學的需要, 難以達到高職實訓教學的基本要求。致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無所適從。
5.美容實訓對學生實操技能的反復訓練不夠重視
美容實操技能是屬于操作技能范疇,它需要經過反復練習來形成,首先需要學生對操作項目進行了解和認識后,對操作項目內的每一個動作進行模仿,然后對操作項目內的各個動作進行整合,最后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通過對操作項目內的各個動作的概括化和系統化來實現實操技能的熟練。高職院校的實訓課一般是整班授課。以本院化妝品專業為例,一個班有50余名學生,配20張美容床,平均三名學生輪流使用一張美容床。訓練時間不足,美容實操技能難以達到熟練。
二、高職美容技術實訓課程建設的原則
要培養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美容實訓課程建設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1.課程目標要有針對性
美容實訓課程建設的目標是要通過美容實訓課程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動手實踐能力,掌握過硬的操作技藝,實現學生畢業即就業。這個課程目標應貫穿于課程建設的始終,課程內容的選取與組織、課程實施、實訓設施建設、實訓環境營造等都要體現這一點。
2.課程實施兼顧開放性
美容實訓的實施不能局限于校內, 可以擴展到校外, 讓學生廣泛地接觸企業、接觸社會,盡可能的多參加一些實戰訓練, 反復訓練重要技能,拓展實訓課程的空間。
3.教學環境重視仿真性
教學環境的仿真性指實施美容實訓的教學環境與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和氛圍高度一致,所要完成的工作項目或工作任務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真實存在,在接近真實的職業工作情境中,培養學生完成典型工作項目或工作任務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
4.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實訓要從尊重學生的專業需要、崗位需要、現實需要和興趣愛好出發, 教師給予具體指導, 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參加到實訓活動中去, 真正成為實訓活動的主體。
三、高職美容技術實訓課程建設的思路
針對高職美容實訓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我院條件及本專業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校企合作,把企業的師資、產品及設備引入美容實訓
校企合作作為高職院校有效辦學模式,在促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和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美容實訓高度貼近實際工作,校企合作實施課程建設有利于美容實訓和職業崗位工作建立有機聯系,使課程內容貼近企業崗位實際情況,使教學過程與實踐緊密結合,在教學中體現出較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有效對接企業需求。以化妝品專業為例,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產品、儀器及其配套的手法,學生在完成美容實訓后進入企業仍需重新學習企業的相關知識及技能才能獨立上崗。為了實現“零距離”,可以在美容實訓中引入企業先進的設備,質優的產品,企業派遣經驗豐富技能過硬的員工進入課堂授課,在實訓時嚴格按照企業的具體要求指導相關實操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無縫對接。
此外,校企合作實施課程建設,還有利于高職院校把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擺在重要的位置而給予應有的重視,出臺政策支持和保障實訓教師到企業接受實踐鍛煉;有利于實訓教師掌握寬泛的知識體系、豐富的實踐經驗、靈活的教學技巧和超前的教學理念,使美容實訓師資隊伍建設跟上形勢發展的需要。
2.重視校本教材建設,編寫針對性強的“三段式”教材
從2002年開設本專業,一直沒有一套專業性、系統性和針對性較強的適合美容實訓的指導教材。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編寫有特色的校本實訓教材, 實現高職實訓教材的校本化,不僅能克服前文所述種種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 而且能更大程度地滿足高職教學的需要, 凸顯本校的專業特色和個性,為學生搭建就業的快捷平臺。美容實訓是“中級美容師”職業資格考證的必修課程,實訓內容可簡單歸納為三部分:基礎技能,考證相關技能,企業相關技能。筆者提出“三段式”教材概念,認為可編寫靈活性較高的“三段式”教材。“一段”教材涵蓋基礎知識,“二段”教材涵蓋“中級美容師”考證的相關內容,“三段”教材可由合作企業根據自身對人才的需求編寫,三段”教材可以不只一本,不同的合作企業可編寫不同的版本。“三段式”教材可由教師根據課程的進度靈活選擇不同階段的教材,針對性和實用性強。
3.建立仿真實訓室,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氛圍
實訓室作為課程建設的支撐,是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保證學生掌握一定職業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統一體。建立仿真實訓室可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氛圍,形成培養學生具有敬業愛崗、吃苦耐勞和良好職業道德的新空間。美容實訓的仿真實訓室宜按照美容院的真實情況建設:實訓室要引進代表美容行業發展最新水平的儀器和設備;實訓室的空間布局要科學規范,達到美容行業實際的一流水準,裝修、設備、實訓項目、管理水準和質量安全等方面要接近美容機構從業環境,并能突出職業素質訓練,體現工作現場的特點,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下,按照將來所從事專業崗位的基本技術與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仿真實訓室的建設不僅要滿足課內的實訓任務,還要滿足課外學生為廣大師生服務的需求,為學生提供反復練習技能的場地;仿真實訓室的建設不僅要滿足在校生的實訓任務,還要突出社會服務的功能,加強對社會美容從業者的培訓,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目前我院的實訓室已建設成為中級美容師、高級美容師及美容技師的培訓和鑒定機構,實現了教學與服務的雙豐收。
4.實訓方式多樣化,課堂訓練和課外訓練兩手抓
實訓方式多樣化,不僅要重視課堂訓練,還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鞏固與提高,從多角度訓練學生的技能。美容實訓的核心技能是各項美容美體項目的操作。課堂訓練時,兩到三名學生為一小組,互相成為固定的訓練搭檔,有利于互相幫助,盡快掌握相關技術。但服務對象的固定化,不利于操作技術的提高??梢龑W生自行擬定課外訓練計劃,設計訓練方案,計劃服務數量,記錄服務評價,自我總結等。多樣化的實訓,是對個人的道德修養、團隊精神、工作能力、職業素質的一次綜合訓練和提高。
5.引入行業標準作為美容實訓評價標準
行業標準是從業的基本規范與要求,將行業標準作為美容實訓評價標準引入到課程建設中,以解決工作項目或工作任務中實際問題的程度及效果為標準,可以引導學生在工作意識上無縫對接企業工作崗位評價標準,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輕松實現畢業與就業的切換。
美容行業的發展空間廣闊,對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高職院校要培養出一流的實用型人才, 滿足美容行業對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 必須把美容技術實訓課程建設擺在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位置,按職業崗位群所需能力去構筑課程,突出動手實踐能力的訓練, 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小龍.校企合作視野下高職綜合實訓課程建設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 ,(1):71-74.
[2]劉利斌.高等職業教育實訓教材的現狀分析及改革思路[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6): 9-11.
[3]王寧梅.高職園林景觀設計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實踐[J].職教論壇,2010,(14):46-48.
[4]李斯偉.合作性學習的原理及在高職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探索,2004,(2):61-63.
[5]武燕,劉茜,卜肖紅.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美容實訓中心建設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2,(10):238-239.
[6]夏燕蘭.關于數控設備應用與維修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J].職教論壇,2010,(17):42-43.
作者簡介:
李慧瑋(1980.11~)女,廣東肇慶人,講師,本科,碩士,研究方向:中醫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