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敏
摘要:現行《中學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課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大的轉變就是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積極地自主探究。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科學探究活動在物理教學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的實驗探究可分為演示探究與分組探究。現根據我在教學中的一些體驗,主要談談我在教學中如何設計和組織科學探究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引導;探究實驗
首先對科學探究實驗內容進行適當的分類處理。由于每個實驗探究活動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中學階段學生的課程多,學習任務重,不宜安排過多的實驗探究活動,但又不得不安排,所以有些較簡單的顯而易見的就沒有必要都安排成分組探究。有些較難的可以由老師演示,探究活動比較多任務重的實驗,可以安排成分組合作。
其次對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在開始進行科學探究時,可以訓練學生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如何設計實驗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驟。
另外無論是分組探究還是教師演示探究,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分組探究要準備實驗教學設計,實驗器材,實驗報告單,課堂時間安排,由于活動中學生相對而言更放得開,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學生之間會出現爭吵,打架等現象,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處理隨機事件的心理準備。演示探究實驗,教師在課前要準備好與實驗有關的全部儀器、材料。在課前反復操作,直到熟練的地步,對于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到心中有預案便于及時排除,演示時間要恰當,注意與教學進度緊密結合。教師在考慮除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外,還可以適當補充哪些小實驗加以充實,或對現有的實驗作為必要的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
探究環節引導要得當。初中學生他們思維比較活躍,動手、動腦能力比較強,但是探究活動經驗不足,分析問題不夠全面,實驗設計不周到,實驗操作常出現錯誤,處理數據經常會有一些失誤,這些都需要老師的耐心引導指正。
例如在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環節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產生疑惑,自發提出很多問題。老師引導學生從所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有價值性和可操作性的問題,明確探究的主題,然后進行相應的假設或猜想。在假設或猜想時,特別引導學生要有依據地進行猜想(學生往往會跟著感覺走),想一想這個問題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可能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方案這個環節很重要,決定實驗探究的成敗。
老師要及時發現學生根據探究的問題、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條件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選擇科學探究的方法、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實驗步驟的方案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完善,對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做出指導。
在實驗操作中,學生的實驗探究過程,老師是幫助者和指導者,不要代替學生操作。雖然學生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天平的使用、溫度計的使用學生很可能不按操作規則進行;凸透鏡成像、電路的連接,導線的繞法、電流表、電壓表的連接等等。在學生進行實驗時,老師要在各個實驗小組之間巡回觀察和督促,看學生操作中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以便及時糾正。
分析、論證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客觀的記錄實驗結果、收集有用的信息、根據數據特征,選擇恰當的方法處理數據(初中物理中主要有列表法、圖象法)、處理實驗結果。找出它們的共同規律,歸納總結,得出實驗結論。
評估、交流環節老師應引導學生對所得出的結論進行分析,看實驗結論與猜想假設是否有差異。各個實驗小組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對于結論不同之處,要分析是由于誤差還是操作錯誤引起的,找出產生的原因,以便及時糾正或提出改進的方法。
另外在實驗設計上要能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認識、探索。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探索的興趣非常必要。
演示實驗的探究雖然是教師操作占主導,但絕對不能是老師唱獨角戲,由教師做,學生看,再講給學生聽,使演示與講解脫節。這種作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當作被動接收的“容器”,完全沒有發揮出演示實驗的作用。所以在演示探究活動中要恰當引導學生觀察,不斷啟發提問,讓學生分析、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實驗結論合情合理地被推導出來。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做實驗,如讓學生上前來讀數或動一動手。
巧妙的提問方式,生動形象的語言也會使我們的探究課更有激趣性.如講演示慣性時,我這樣說:同學們你們看,現在我這顆小鋼珠會打向誰?當時面對這個鋼珠的同學們真擔心鋼珠的會打倒他,準備庶擋,其他同學也擔心我怎么可能這么下得手啊?當我拔動了彈簧片后,結果小鋼珠沒被彈出去,也沒打到正對的同學,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學生都把注意力集中起來,聽聽老師講打不到的為原因。
“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試。”探究實驗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手段、高度濃縮地展示人們認識和發現某一知識、原理的過程,可以說沒有物理實驗,物理教學的諸多項目任務是不能很好完成的。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精心有效地組織好探究活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認識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獲得物理知識,形成技能,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