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高職院校二級院系在黨風廉政建設過程中主體認知缺位、體制機制不完善等現實困境,建議從提高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意識、健全體制機制、豐富延展廉政教育的潛在效能等途徑,不斷加強高職院校二級院系的黨風廉政建設。
【關鍵詞】高職二級院系;廉政建設;實踐;探討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邁入新常態。高校作為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只有正確認識并積極適應新常態,建設契合時代特征的高校廉潔政治生態環境,才能適應社會和高校自身的發展要求。高職院校亦不例外。
二、高職院校二級院系管理現狀
與本科院校的校一級行政管理模式相比,高職院校二級院系普遍存在以下的管理特點:
1、管理重心下移,權力下放,教務及行政事務繁雜。
2、繼續教育點、面增廣,校企合作漸行深入,二級院系參與經濟活動日益頻繁。
3、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不斷增長,學校教學資源、教學設備不斷豐富,二級院系開展教改科研項目不斷增多,可支配資金增多。
4、二級院系領導班子的工作運行機制不明晰。
隨之而來的現實是,二級院系的財權、事權逐漸擴大,對人力、財力、物力等的支配權和分配權進一步增大。二級院系領導班子職權不夠明確,班子成員往往靠的是在相互揣摩中運作,在磨合中形成,二級院系黨政主要負責人能力的高低、素質的強弱、個人性格和修養的好壞決定了這個班子權力的運行模式。加之內部管理不夠完善,重教學輕思想教育,導致二級院系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在:
1、主體責任認知缺位
認為二級院系只管抓教學工作,廉政建設工作是學校黨委的事情,只需應付了事。二級院系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被淡化,認知缺位。
2、監督責任不到位
許多二級院系的監督責任存在著上級監督難以到位,同級監督軟弱無力,下級監督走形式化等現象。加上有效的事前監督機制和措施不到位,多數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停留于“亡羊補牢”的層面上。教職工沒有高度樹立監督的意識,不敢監督和放棄監督的現象普遍存在。還有部分高職院校二級院系的監督內容范圍太廣,監督方式過于簡單影響了黨風廉政建設監督的實際效果。
3、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二級院系的制度建設跟不上所屬高職院校的發展步伐,存在管理制度上的漏洞,黨風廉政廉政工作無章可循;或因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有章不循。加上一些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缺乏操作性,給一些腐敗行為創造可乘之機。
4、廉政教育不夠深入
部分二級院系的領導接受廉政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導致廉政教育工作不能落到實處;“工作忙,學習重”成為個別黨員、干部推卸的借口;缺乏完整的廉政教育體系,廉政教育的方式過于簡單,一般都是通過開會、領導講話等方式為主,有針對性、貼近崗位實際的教育現象少,廉政教育的效果不佳。
這些現狀給腐敗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三、加強高職院校二級院系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路徑
協助學校黨委完善主體責任落實的制度機制,認真開展二級院系黨風廉政建設是保證和促進學校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強化一崗雙責意識
(1)強化壓力傳導,加強黨風廉政責任制
厘清二級院系領導班子的職權清單,強化“有職就有權,有權就有責,有責必擔當”的意識,強化“一崗雙責”的意識。二級院系的黨政負責人應擔負起黨風廉政主體責任,既要要履行第一責任人在教學業務上的職責,還要履行自身的政治職責,要抓好自身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并對二級院系的黨風廉政建設擔負總責,爭取做到重大工作、重大問題、重點環節等親力親為。針對新常態下的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開展專題研究,在年初與系部的教學和行政工作同部署,對分管教學科研、學生管理、行政管理事務的班子成員進行明確分工,逐級逐層分解責任、細化黨員教育、提醒誡勉、制度制訂、物資管理、經費使用、評獎評優、職稱評定、院務公開、黨團等方面所包含的廉政職責,把管黨治黨責任傳導給班子每一位成員,壓給下級黨組織及負責同志,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強化廉政考核,完善責任追究機制
定期開展二級院系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考核。逐步完善二級院系廉政建設目標管理和考核體系,把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納入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和反腐倡廉考核內容中,在期中進行考核,期末進行評估,考核結果納入院系年度評獎評優中。建立責任追究具體負責人機制,對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得力,或者在其職責范圍內存在問題不解決、不改正的,嚴格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針對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失職行為,該承擔的責任要承擔,杜絕發生包庇、袒護或回避的現象。
2、健全和完善廉政制度,規范權力運行機制
(1)健全廉政風險防范機制
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二級院系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加強對院系教學、科研、管理各個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院系的物資設備采購、招投標、財務報銷、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耗材管理、職稱評審、科研項目申報、教書育人評議等工作的程序控制監督力度,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使領導干部按規矩辦事“不易腐”。
(2)加強對領導干部監督制約
督促二級院系的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著力完善監督、考核、激勵、懲處的長效機制。抓好《廉潔自律準則》等黨風廉政建設規定的貫徹落實。認真貫徹執行黨內監督條例,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談話、誡勉、詢問、院務公開等監督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衡,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落實教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進院系的民主建設。
(3)完善制度體系
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各二級院系參照學校黨風廉政建設有關制度規定,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各自實際的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加強院系領導班子民主決策制度建設,健全和完善二級院系物資設備采購招投標、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人事管理、師資引進、財務管理、校企合作、二級院系零星采購物資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羅列出二級院系中層干部崗位廉政風險點以及防范措施,從制度上堵塞漏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將二級院系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建設道路,保證學校的各項工作有規可循、有章可依。
3、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充分發揮監督職能
二級院系的監督主體主要由學校各職能部門、二級院系紀檢委員、工會及師生員工組成。學校紀委在協調過程中要充分調動這三個層面監督主體的積極性,尤其要發揮師生員工的監督作用,有了廣大師生的參與,二級院系的廉政建設才有群眾基礎。要不斷創新監督方式,學校層面可通過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專項檢查,二級院系層面可通過黨政聯席會議、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民主測評,師生層面通過參與院務公開、教代會等方式加強對院系領導干部以及各項工作的監督。
4、加強內部審計,促進規范二級管理
內部審計作為一種有效的經濟監督模式,能夠有效對學校經營管理中財務上存在的不廉潔現象進行監督。高職院校二級院系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同時,要將內部審計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通過內部審計獨立的監督和評價作用,將學校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揭露,從而及時預防、組織各種經濟上的不廉潔行為的發生。
5、創新廉政文化建設途徑,促進廉潔意識入心入腦
新形勢下加強廉政文化建設,除利用報刊雜志、專題講座、校園廣播等傳統媒介進行廉政文化宣傳外,還要充分利用網絡、微博、微信、手機等新興媒體信息技術的開放、互動優勢,擴大廉政教育的宣傳。通過正確利用互聯網、微博、微信、校園網等網絡交流平臺,積極引導師生參與廉政文化教育體驗。提倡二級院系建立自己的廉政宣傳網頁,公布廉政信息,或開展廉政文化網絡知識競賽、制作廉政知識PPT作品、微視頻、廉政動漫作品等,開發適合手機傳播的微型廉政課堂等宣教載體,寓教于樂,大力弘揚優秀的傳統廉政文化,積極引導網絡輿情,增強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增強廉政文化教育的實效性。
基金項目:桂林理工大學2015年度“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課題資助(項目編號:GUTDJ2015021)
【參考文獻】
[1] 陳寶劍. 論反腐倡廉體系建設[J]. 當代法學, 2012(04):125-128.
[2] 甘錦琛, 陸生鮮. 促進高校教師廉潔從教的路徑分析[J]. 現代商貿工業, 2015,(9):174-175.
【作者簡介】
陸生鮮(1968—),女,廣西南寧市人,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講師,研究生學歷,主要從事高校紀檢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