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占彪
摘 要:初中數學課程是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基礎課程,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幾何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且幾何教學如果單純依靠抽象的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只有讓學生通過動態的實踐才能理解數學內涵并刺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初中動態幾何教學方式入手,探究如何通過改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動態幾何;創造性思維
幾何教學是初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相比于小學單純的點、線、面的學習,初中的幾何教學更加立體,更多地涉及點、線、面之間的關系與結構。因此,在學習幾何知識時,對于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要求是較高的。在初中幾何學教學中,不可能完全采用靜態的課堂講解式教學,這會使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無法刺激學生展開正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老師應該有效利用現代多媒體工具,打造動態幾何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展現數學之美。
一、開設情景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初中幾何知識大多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情境有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有關幾何方面的問題。初中學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時候,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老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教學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中線段垂直的關系時,有三條線段,分別為AB、CD和EF,其中,AB垂直于CD,EF也垂直于CD,許多剛剛了解了一些平面線段垂直關系的學生會很快認為AB與EF是相互平行的關系,但是,此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情景。通過引導,學生可以發現在立體結構中,這種想法是不完全正確的。例如,在教室的墻角,就存在這樣的一個垂直關系情景,通過觀察實際的墻角的結構,學生就可以發現,在這個情景下的AB與EF也可能是相互垂直的。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老師既可以順利引入立體幾何相關的知識,又可以讓學生發現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與幾何相關的知識,學生就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結合多媒體技術,展現動態幾何教學
初中幾何教學有些內容對初中學生來說單靠大腦的想象不太容易理解,并且在有些較為復雜的內容里也容易出現思考錯誤。老師可以為學生展現更多實際的幾何模型,可以有助于學生想象和學習。尤其是在現代技術發展的今天,借助多媒體技術,老師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更多比較簡單易懂而又生動有趣的幾何模型,并且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其展示給學生。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知識時,對一些有點復雜的圖形,學生可能想象不到它的軸對稱圖形,這時老師就可以借助動態的幾何模型,將圖形旋轉并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形的過程展現出來,呈現一種動態的幾何效果。除了方便教學以外,使用這些多媒體技術還可以給學生開闊眼界,老師可以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具有美學思想的幾何結構或者建筑展示給學生,可以讓學生發現幾何之美,發現數學之美。通過這種動態的幾何教學,可以較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一些較為抽象的幾何概念和圖形可以進行實際的展示,幫助學生學習,學生可以從中更直接地感受幾何知識的魅力,并且從這種動態過程中獲得啟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多角度解決問題,激發數學創造性思維
初中學生學習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但是還沒有非常深入,許多學生會誤以為數學是非常缺乏創造性的學科,認為數學就是有固定思路、固定答案的學科,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僅從初中幾何教學中就可以發現這種思想的錯誤性。在幾何問題的解決中,經常使用一種做輔助線的方法來幫助解決問題,輔助線的做法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甚至結果也可能有差異。這就說明了幾何問題并沒有固定的解題步驟,許多幾何問題可以用多角度的思維來進行解決。老師就是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從其他角度來思考問題。例如,老師可以布置一些較為靈活的幾何題目,然后要求學生用兩種以上的解決方法來解決問題。學生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就能學會通過不同的思路來解決問題,這也是動態幾何的一種表現。同時,學生在這樣一個活躍的思考過程中能夠不斷激發創造性思維,能夠打開思路。老師應該將這種多思路看待問題的思想深入整個幾何教學過程中來,幫助學生全方面地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初中幾何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相關知識,更應該創新教學方式,結合現代教學思想和教學工具,開展動態幾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對問題進行思考,能夠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培養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賈青松.初中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