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英 王曉鳴 楊帆

【摘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呼吸重癥監護室院內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8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癥監護室的116例患者,根據呼吸重癥監護室發生的院內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62例和觀察組5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有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實施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作息指導、特殊指導、出院指導等健康知識宣教。比較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兩組患者在呼吸重癥監護室的住院時間和兩組中發生院內感染患者的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呼吸重癥監護室的住院時間比觀察組久,對照組中發生院內感染患者的住院時間較觀察組長。兩組患者在以上四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降低患者院感發生率及住院時間,早日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 健康教育; 呼吸重癥監護室; 院內感染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LIU Long-ying,WANG Xiao-ming,YANG F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6):077-08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Method: 116 patients stay in our hospital's intensive care unit breathing from May 2012 to August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nosocomial infections occurred in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dividual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dietary guidance, medication guide, routine guidance, specific guidance, discharge guidance and other health knowledge missionary.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of patients with a sense of family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 and the hospital stay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cidence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nursing work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length of stay in hospital infection occurs of patients was long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above four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CU implement targeted,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lu patients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the general ward for further treatment,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Nanhai District Luocun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Foshan 52822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22
呼吸重癥監護室是近20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臨床醫學專科,其要求對護理人員技術高、專業技術特點突出、患者病情重[1]。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處于潛伏期的感染[2]。院內感染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已引起各國醫學界廣泛重視。它不但對家庭、患者、社會和國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預防、管理工作和控制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3]。因此,健康教育在全程護理中顯得尤為重要。長期住院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醫院是患者集中的場所,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加強健康教育,是控制院感到最小范圍的最佳方法。評價醫院管理和醫療護理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是醫院感染率。醫院感染發生率的高低除受到環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治療因素的影響外,還與護理工作質量也息息相關[4]。隨著醫院服務功能的擴大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已成為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患者住院過程中,在護理工作完成之余,還將預防和保護自我健康的知識交給患者和其家屬,使患者提高對疾病的保健和預防,保證院內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落實。目前院內感染患者主要集中于呼吸重癥監護室,為更好地控制院內感染,將護理質量和醫療管理水平提高,本文選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6例入住本院呼吸重癥監護室的患者,根據呼吸重癥監護室發生的院內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健康教育對院內感染的控制作用,效果滿意,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癥監護室的患者116例,根據呼吸重癥監護室發生的院內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2例和觀察組5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有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實施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作息指導、健康知識宣教等。觀察組男26例,女30例,年齡32~72歲,
平均(46.6±7.8)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
16例,高中(中專)22例,初中及以下18例。對照組男29例,女33例,年齡30~70歲,平均(49.1±5.7)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5例,高中(中專)23例,初中及以下24例。兩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糖皮質激素、支氣管舒張藥、抗組胺藥、色苷酸鈉、止咳、祛痰藥等藥物對癥治療。(1)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與護理。(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有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包括心理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作息指導、出院指導等。責任護士熱情接待剛入院患者,并與其進行簡單的溝通,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個性特征及家庭背景等,做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按照不同呼吸疾病患者的發病特點,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與呼吸疾病有關的知識。由于呼吸重癥監護室內患者接受能力低,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接受過多的知識,應以口頭教育為主,采用床旁個體指導或者書面形式的方法,循序漸進,讓患者明白;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評估健康教育的開展情況及實施效果,按照評估的結果,調整健康教育方法。此外,對醫務人員也需行衛生宣教,使每人都能掌握醫院內感染的基本知識,防止交叉感染,也防止患者從工作人員處獲得感染。每天給予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持續2周,2周后進行評估,評估患者及其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的比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及患者和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比較兩組患者在呼吸重癥監護室的住院時間和兩組中發生院內感染患者的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院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及其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在呼吸重癥監護室的住院時間比觀察組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中發生院內感染患者的住院時間較觀察組長,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上述指標的比較見表1。
3 討論
3.1 健康教育指導
3.1.1 心理指導 健康教育是一種有系統、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和社會活動,可讓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5]。呼吸重癥患者病情都比較危急,且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親人陪護,患者容易產生恐懼、寂寞、孤獨的感覺,再加上ICU特殊的環境,監護儀器設備發出的聲音,使患者更加煩躁。護士應該換位思考,關心、體貼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其塑造舒適的環境,讓其樂觀、積極的面對疾病,主動地配合護理和治療,使其盡早康復,早日回歸社會。
3.1.2 飲食指導 對不同患者提供針對性的飲食指導,無法進食者禁食,可以按照患者病情給予腸內營養、腸外營養、鼻飼等,待病情穩定后,可從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食、軟食、普食。
3.1.3 作息指導 絕對臥床休息,勤翻身以防皮膚損害而發生壓瘡,逐漸增大活動范圍。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睡眠充足。
3.1.4 用藥指導 遵醫囑用藥,同時告知患者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治療效果,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如顏面潮紅、煩躁、惡心、嘔吐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
3.1.5 特殊指導 (1)進行氧療,應注意:I型呼吸衰竭可予高流量吸氧,當PaO2>70 mm Hg(9.3 kPa),才既能糾正缺氧,預防CO2潴留加重。室內需防震、防火、防熱、防油。(2)配合接受血氣分析。(3)必要時配合接受氣管插管及呼吸機輔助呼吸。
3.1.6 出院指導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應注意繼續家庭氧療,遵醫囑用藥,預防和及時處理呼吸道感染,戒煙、酒及刺激性食物不可再食。如出現氣促、紫紺等癥狀請即就醫。
3.2 院內感染的原因分析 根據感染發生原因對呼吸科患者發生感染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慢性呼吸系疾病的患者,經過長期的治療,由于化療、放療和激素治療,導致體質虛弱、易并發院內感染、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呼吸科疾病的感染治療一般需要聯合兩種或以上的抗生素治療,且療程有比較長,常致患者耐藥菌株增加、體內正常菌群失調、感染機會增加。侵襲性操作的增加同樣是造成醫院感染的一個因素。呼吸科疾病中老年患者比例較高,他們的自身免疫功能較差,容易發生感染,院內感染發生率相對而言就要高許多,影響院內感染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有醫護人員所致交叉感染、接觸不同疾病的患者、陪伴者,住院時間的長短以及住院期間的精神心理壓抑等因素,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感染的機會也會愈加變多[6]。如果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醫院制度執行的不嚴格、職業技能欠缺以及態度不認真都是導致醫院發生院感的不利因素[7]。
3.3 針對呼吸重癥監護室內患者疾病的特點采取的措施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也在逐漸由傳統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人們也意識到醫學不僅只是搶救生命,更應注重患者生活質量。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大部分都患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不能自行呼吸,需呼吸機輔助患者正常呼吸。一旦患者痰液堵塞氣管,護理工作者就要爭分奪秒的幫助患者把卡在喉嚨內的痰液及時排出,如果患者仍然不能自行排痰,就要對其進行吸痰處理,避免患者肺部感染病菌[8]。因此,呼吸重癥監護室患者的治療就不僅是單純依靠藥物治療來改善癥狀,同時,提供心理支持及優質的護理對治療也非常重要[9]。為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全方位的、連續的、系統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10-11]。有研究顯示,單純的口頭宣教沒有口頭和書面宣教相結合的方式好,患者對信息的理解也較差。口頭及書面宣教仍是目前ICU的主要健康教育方式,目前,給患者實施個性化的宣教越來越受到重視[12]。呼吸科重癥患者由于反復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易導致患者恐懼、失眠、焦慮等心理癥狀,對此,應根據每個患者的需求,對其任何的不適都及時處理并給予關心。另外,囑患者保持心情舒暢,不要輕易動怒,配合治療和護理,爭取最快的度過危險期,早日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13]。
醫院內感染是目前各級醫院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護理人員應對相關危險因素給予足夠重視并加以預防和控制,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和傳播[14-15]。來本科住院的116例患者中,對照組62例共發生院內感染20例,感染率32.3%;觀察組56例共發生院內感染8例,感染率14.3%,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和其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為46.7%,觀察組意度為92.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減少住院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利于患者的治療及恢復,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高慧平,李改娥,車歡娥.呼吸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價值管理[J].全科護理,2013,11(12):3235-3235.
[2]徐國英.健康教育在預防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院內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3):34-35.
[3]俞小萍.婦產科綜合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志,2012,22(5):947-948.
[4]周澤云.呼吸重癥監護室預防醫院感染的護理措施[J].重慶醫學,2010,39(9):1168-1169.
[5]陳靖,陳玉琴,何捷,等.對危重患者及家屬同步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0,25(6):577-579.
[6]王莉莉,李娜.術后重癥患者在重癥監護病房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2,5(4):243-245.
[7]辛群雁. 重癥監護病房院內感染的預防[A].2011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
[8]任英杰.呼吸科重癥監護病房醫院獲得性肺炎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4,7(2):70-72.
[9]王孟.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2009-2010.
[10]林碧紅,廖雪琴,駱雪瓊.健康教育在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5):78-79.
[11]張倩,隋樹杰.國外重癥監護病房病人家屬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中版,2013,27(5):1287-1288.
[12]宋瑩.呼吸科疾病院內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8(下):2688-2689.
[13] 徐亞鵬,牛會.ICU監護過程感染因素與護理對策[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5):91-92.
[14]王秀萍.心理護理在重癥醫學科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194-195.
[15] 徐靜,胡明冬,黃茜,等. 呼吸重癥監護室患者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7(17):187-188.
(收稿日期:2015-10-07) (本文編輯: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