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軍
摘 要:青年教師是職業學校發展的生力軍,在職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強對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已成為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的任務。本文對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職業學校應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維度入手,全方位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關鍵詞:職業學校 青年教師 人才培養
一、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培養存在的問題
1.青年教師自身存在不足
一是自主意識強烈,但協作精神不足。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網絡社會日益形成、新媒體力量異軍突起的時代背景下,青年教師的成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他們思想活躍,知識更新快,學習和接受新理念、新事物的能力強,但集體主義思想淡漠,缺乏群體意識及與人協作意識。
二是學歷層次高,但教育教學理論、實踐經驗不足。職業學校的青年教師大多是本科、碩士畢業,其中不乏非師范類畢業生,很多青年教師不熟悉教育理論,沒有接受過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缺乏教學經驗,對教學規律認識不足,難以駕馭課堂教學。
三是成功欲望強烈,但苦干實干精神不足。青年教師有較強的上進心、好勝心,希望在工作中施展才華,脫穎而出。但與老教師相比,青年教師缺乏苦干實干的勁頭,希望在短時間內出成績,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工作強度大就放棄。
2.青年教師培養機制不健全
一是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缺乏長遠規劃,培訓形式單一、隨意性強,尚未建立全面規范的體系。
二是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缺乏保障,相關激勵措施僅停留在文件層面,沒有落實,難以取得實質效果。
三是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缺少科學的評價標準,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不能得到客觀、正確、全面的評價,考核結果難以客觀反映青年教師的真實水平,挫傷了青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二、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對策
1.以培養師德為先,加強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
培養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師德師風觀念,提高“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自覺性,增強依法執教、以德從教的意識。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理論水平,培養愛崗敬業、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善于合作的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完善青年教師的培養機制,對品德好、業務精的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養,使之成為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后備力量。
2.多部門協同,形成培養青年教師的合力
各職能部門要多角度、多方面協同合作,形成合力,推進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均衡發展。教務處、學生處作為業務主管部門要全面培養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工會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教育職能,協同教務處、學生處等部門,組織好青年教師的師德培訓、法規法律教育、管理制度學習、校史校情教育、教育理論講座、業務能力競賽等活動;辦公室協調各部門安排好青年教師的輪崗培訓;招生就業辦應積極聯系企業,協助安排青年教師走向崗位;團委應發揮青年教師團支部的作用,積極組織相關活動,積極參與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學校各職能部門要積極配合,全力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3.實行導師團隊制,全面提高青年教師培養質量
以整體化、系統化、專業化為原則,組建導師團隊,承擔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工作。導師團隊要選拔德才兼備、業務突出的教師擔任導師,發揮導師團隊資源整合的優勢,對青年教師給予專題化、有針對性、全面的系統指導。在教學業務上,導師團隊要從教育學知識、職業背景知識、課程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實訓實習組織、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專業指導。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要在班主任工作內容及要求、班級日常管理、教育活動的組織、班主任工作方法與技巧、溝通交流與評價、德育科研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要突出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創新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在導師團隊建設上引入校外專家,聘請行業企業技術專家、技能大師擔任導師,對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給予指導。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現代學徒制”是校企合作關系的重新組合,還要安排青年教師深入企業實踐,讓青年教師全面了解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掌握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
總之,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保證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將青年教師的培養放到學校發展的議事日程上,重視過程管理,強化檔案管理,建立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匯報制度。學校要成立青年教師培養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協調相關事務。各教研組要制訂培養計劃,作為開展教研活動的依據。要將培養情況記入教師業務檔案,導師團隊也要建立完整的培養檔案,在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結束時做出評定,相關資料最終歸入教師業務檔案,使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全程可追溯。
(作者單位:大連市女子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