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摘要】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科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在中職教育中,語文學科的學習力度比以往學習時期的學習力度都要大,從教學效果的社會性和人文性角度來考慮,閱讀能力是中職語文教學和學習中應該格外注意的方面。
【關鍵詞】中職語文 課程閱讀 刊物泛讀 文章精讀
中職階段的學習相當于高中階段的學習,但是中職學習壓力相對于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習壓力來講是比較小的,因為中職階段主要以語數外三門為主,以往的學習中,語文學科就占據了主要地位。但是從我國的教育方針來看,我國應試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拓展起了限制作用,而且學生越來越不注重課外知識的涉略,這對學生的文學修養的培養是一種阻礙作用,綜合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我認為,語文學科在閱讀方面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
一、注重語文教科書中的文章的閱讀
從社會性來考慮,中職教育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于普通高中的學習,學生學習的課程數量相對較少,中職教育主要涉及專業知識。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學生應該注意自身閱讀能力的培養,利用課余時間多去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在書籍中不斷提升自己,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對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師能干涉的并不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靈活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多去閱讀一些與生活、與社會相關的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書籍。
從學科角度來考慮,語文學科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因為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種另類的閱讀形式,語文所有知識都是需要閱讀來掌握的。因為閱讀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對文章的理解,閱讀能力還與寫作能力息息相關,這兩大能力是語文學科最重要的能力。所以,語文學科考試中有兩篇閱讀,一篇大閱讀,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分析,還有一篇小閱讀,主要考查學生對一些細節的掌握。閱讀這種題型相對來說,主觀性比較強,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對于這種主觀性較強的題型,教師講解起來并不容易,所以閱讀部分算是教學工作中的教學重難點了。
從最基礎部分來說,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精選,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教材中涉及的文章講解的并不多,總結性的來講,中職語文主要學習考試大綱中的主要知識,閱讀方面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知識點,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忽略了教材文章的講解。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應該一點一滴的積累,因此,教師應以考試要求為標準,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講解分析,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一點一點地去學習怎樣深入分析一篇文章。
從語文能力角度來考慮,忽略了語文作為一門學科的局限性,語文是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學習其他知識等方面的基礎,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我們都知道,文化知識水平越高的人,說話的方式與普通文化水平的人說話方式與說話內容是不同的,一方面原因是知識儲備的多少,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人提高內在修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的表達能力、思想以及人生態度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語文能力的體現,因為學習的過程離不開閱讀,所以,在中職階段的學習中,學生不能忽略閱讀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注重閱讀的量,要對一些基本的作者、書籍有一定的了解。而語文教材中大都是各種不同風格的作者的文章,一般都是精選的,所以學生對待語文,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門學科,對于書中的文章要做到熟讀,對作者的文章風格都要有大體的了解。閱讀往往分為泛讀和精讀兩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職階段的學習在閱讀方面要做一定的區分。
二、文章泛讀要達到一定的閱讀數量
中職教育環境下的學生在學科知識上,沒有普通高中學生學習的內容多,但是在實踐能力上,中職學生比較有優勢。從學科角度來講,中職教育中只有語文學科的學習與普通高中語文學習內容差不多,因為語文學科本身就沒有學校之間的差異,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提高閱讀能力,我認為在日常學習中,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關于閱讀,閱即廣泛閱讀,即大量閱讀有意義的書籍,對各種文學性的、社會性的書籍都要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并不會耽誤學生大量的時間,學生在空閑時間就可以閱讀,利用泛讀這種方式養成在空閑時間閱讀的好習慣。
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并不容易,根據研究指出,現在正處于受教育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方面都是處于被動狀態,被動狀態下的閱讀效果相對主動閱讀效果能夠產生鮮明的對比差異,因為受教育階段的學生大都以教材內容學習為主,自主閱讀的時間并不多。但是,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中職學生仍不能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對于開拓學生的眼界是一種禁錮。所以,泛泛而讀不僅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泛讀形式有助于學生涉略各種不同的書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精讀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和文章理解能力
人生總要有幾本書是需要反復品味的,學生在小學就知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好書反復品味,總能得到不一樣的閱讀感悟。而中職相對于普通高中的一個好處就是圖書館中有各種類型的書籍,方便學生閱讀,無論是青春類的還是文學性或者是哲學性的書籍,學生都應該搜羅幾本自己偏愛的書籍,一些耐人尋味的書籍,只要有時間就反復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就是精讀。
精讀主要是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書籍的時候,能夠思考作者的寫作風格,并品味一些有內涵的段落不斷閱讀,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風格。根據研究,高中階段的學生是大腦最發達的時期,由于年齡優勢和這一階段的學習特點,學生的大腦處于最發達的時期,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大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利用學生的心理優勢和學校的教育風格特點,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精讀這種閱讀形式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以及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產生一定的幫助,即使是從學科角度來考慮,精讀這種方式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不可估量的幫助。
總而言之,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而培養這種能力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不同的閱讀方式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相應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