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軟式排球是一種集體性的項目,它對抗性強,通過軟式排球的訓練,不但可以培養學的運動技能,還能培養機智靈敏、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在這個集體項目的訓練中,學生的集體主義品質得到提升。
【關鍵詞】軟式排球;體育教學;教學手段
排球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內容,近幾年,軟式排球已經進入校園,得到小學學生的喜愛。軟式排球是一種集體性的項目,它對抗性強,通過軟式排球的訓練,不但可以培養學的運動技能,還能培養機智靈敏、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在這個集體項目的訓練中,學生的集體主義品質得到提升。那么,在小學如何開展軟式排球運動呢。
一、軟式排球的引入豐富了教材內容
軟式排球是在排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小學體育教材的一項新內容,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為豐富,通過軟式排球的練習,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得到了培養,他們在緊密的配合中發揮了集體智慧。軟式排球組織起來比較靈活,比賽方法多,又安全,學生很感興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體能,還鍛煉他們的意志,智力得到提高。
二、教學手段多樣,提高學習效率
對教材的選擇給了學生很大的靈活性,在安排教學計劃時,增加軟式排球的比重,促進了學生技術的掌握。在教學時,首先做到合理安排動作技術,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組合,如:在教排球墊球技術時,先教墊固定球,再墊自拋球,然后把兩個技術動作組合進行教學,如墊發球。不僅能促進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也能提高對各個動作的銜接,增強實戰能力。對于短短的一堂課時間,要想把每位學生都檢查一遍似乎不太可能。教師可以利用小組長或骨干的力量,對小組進行考核,教師只要宣布考核的指標。這樣教師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對掌握較差的同學進行幫助和指導。
三、創造良好氛圍,加強能力培養
人人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學習氛圍,更加能夠對學生學習排球起到積極的作用。老師利用學校的各種重要活動,來營造排球運動的氛圍。通過各種各樣的軟式排球比賽,讓軟式排球運動扎根在學校的師生當中。開展各種各樣的排球比賽,把比賽的結果,納入到班級的評比和考核當中去。這樣不僅能引起班主任的重視,也能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班主任更加主動,有的班主任甚至親自指導學生,學生的熱情更加高漲。課內外相結合,課外活動是課上教學的延續,是課堂講授知識、技能的實踐應用,而課內講解能豐富和充實課外活動的內容。兩者的有機結合有效地增進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在每個班成立男女排球隊,利用課外體育活動或體育周,進行比賽,要求每隊必須邀請一名任課老師參加,以吸引學生參與比賽、融入比賽的積極性。課上各體育老師利用不同班級或年級同時上體育課的有利條件,進行班級之間的比賽。我們還通過學校的校男女排進行比賽、教師排球隊與校男女排的比賽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軟式排球由于球體大、重量輕,具有一定的漂浮性,使球運行的軌跡復雜多變,球在落地前不易預測其落點,加之球速較慢,減少了接球的難度,比賽中來回球的次數較多,競賽中經常出現精彩場面,從而增強了運動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對觀眾有較強的吸引力。實踐中學生并沒有因為軟式排球寬松,多變的規則而“亂套”反而備受學生的喜愛與參與。賽場上氣氛更加活躍,且參與情況由原來的“少數人參與,多數人旁觀湊熱鬧”變成了“多數人參與,少數人吶喊助威”的陣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是由于軟式排球賽具有濃厚的趣味性,使參與者克服了基本技術較差的弱點和心理壓力的影響,能激發參與者的運動熱情和積極性且深受學生的喜愛。
四、加強技術交流,改善人際關系
在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之間的交往機會往往相對減少,學生只有在學校的課余時間才能與同學進行交流。我們都知道人際交往需要一個媒介,而軟式排球的許多特性正適合充當這個媒介。軟式排球是一項集體項目,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配合,活動形式和比賽方式多種多樣,不同性別、不同性格、不同班級的學生可同場進行排球比賽;不同年齡、不同年級也可同場進行排球比賽,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交往的平臺。在排球比賽中,讓學生在一種和諧、愉悅的團隊里活動,可以促進生與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互幫互學,增進友誼。如果同學之間過去彼此曾產生過摩擦或誤會,通過在一起打球可消除這種隔閡,從而改善人際關系。同時,通過比賽與交流,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