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玉芝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統計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有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合理進行整合,幫助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的現實意義,不斷培養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統計素養;新課程改革
小學數學統計素養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中增加統計與概率課程,使學生形成合理解讀數據的能力、提高科學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發展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之中的統計與概率章節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全面培養學生不斷形成正確的統計觀念的課程載體,對于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的教師們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特別注重了如何培養學生收集數據的操作能力、整理數據的操作能力、分析數據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全面培養學生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進行合理預測的判斷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在教學設計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為指導,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體驗式教學,開展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模式,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交流能力更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實踐之中,教師應該注重在統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統計素養。新課程改革以來,新教材將統計相關的知識分散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各年級的教材內容之中,并且在新的課程學習標準中把學生自主從事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學習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統計相關章節教學內容的首要學習目標。新的教育理念倡導廣大的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力倡導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積極投入到統計學習的教學活動之中去,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進行獨立的思考與自主學習地不斷探索,并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之中與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與成果交流。比如,我們的教材在一年級下學期的課程教學中就安排了“調查你最喜歡的活動”這樣的統計學習實踐活動,教材的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知識水平實際,把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想聯系,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之中首先創設了為組織比賽而調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的教學情景情境,使學生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初步感受到統計對于我們生活的現實意義所在。教材在這樣的設計之后,接著設計了一個個小的調查訓練活動,鼓勵學生通過自已現實生活的實際在自已所在的班級展開一些調查,并倡導全班同學以合作學習的方式研究如何運用統計圖來展示同學們各自調查的結果。最后,教師提出一系列的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讓學生通過調查的結果,去發現現實生活之中的一些數據,最終獲得我們全班同學平時最喜歡的活動項目有哪些,并以我們對這些數據的調查、分析結果來合理地選擇組織開展哪些比賽。教材通過這樣的學習內容安排充分展示了我們在生活中有效收集數據、全面整理數據、準確分析數據,最后對某一生活現象作出正確判斷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統計學習的過程中增強統計意識,培養統計素養。
教師在開展統計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之中,應該注重在對學生進行統計的實際意義體驗中培養統計素養。實踐研究表明,由于年齡、個人經歷等原因,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對于統計相關知識的學習需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學習時間,因為統計部分的知識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還很抽象,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不能很快接受這樣的知識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把這部分的知識分散在各年級的教材之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慢慢去接受與理解這部分知識,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與對知識的感悟與理解的時間,正是這種數據信息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密切相關性,一方面,起到了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也給學生今后的數據分析提供了范例。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統計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有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合理進行整合,幫助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的現實意義,不斷培養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中不斷培養學生的統計素養,統計與概率這部分知識內容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新奇而又充滿趣味和吸引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概率游戲讓學生參與。因為,孩子們主動收集與整理的數據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滿足,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知識學習內容設計相關的概率學習游戲,因為學生在參與這些游戲活動的同時對學生的思維發展絕對是一種挑戰,同時這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一個非常有趣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在游戲之中主動學習,快樂學習。通過這些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在學習統計與概率這部分教學內容時,學生才有可能在學習活動的開始就對統計與概率的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為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全面提升學生的統計素養提供科學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