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寧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的要求,是新形勢下初中教學的必然趨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的位置以及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促進學生獨立學習積極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及綜合學習能力。本文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之一。這種形式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也能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互相交流的機會,有效的小組合作討論的確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
一、合作教學的重要意義
初中時期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思維關鍵階段,我國的中學教育中也十分重視數學教學。但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單一,主要依賴教師的苦心督促和學生的自覺學習,取得的教學效果比較有限,而合作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它以合作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團隊的互助學習模式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發揮最好的教學相長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應用合作教學法,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數學能力有重要意義。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1、采取不同的分組方法。
第一,強弱互助型小組。強弱互助型小組就是把課程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自覺性欠佳的學生與學習能力較強、學習基礎較好、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學生組成一個合作探究小組。“一對一”互幫互學是這種小組開展探究活動的基本模式,目的在于促進后進學生的進步。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均可以采用此種學習探究小組模式。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必須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要制定恰當的激勵措施,以此激勵學生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第二,強強聯合型小組。強強聯合型小組就是將班級中學習自覺性高、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組成一個探究小組。強強聯合型小組適合探究程度比較深的課題,適合開展挑戰性比較強、創造性比較高的學習活動。組內成員由于知識儲備豐富、探究問題的能力比較強,因而比較容易開展學習探究活動與交流探究成果。
第三,弱弱共濟型小組。弱弱共濟型小組就是將班級中學習自覺性比較差、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組成一個合作探究小組。弱弱共濟型小組一般只開展難度比較小的合作探究活動。這種組合往往會產生巨大作用:小組成員可以在自己的合作探究小組中暢所欲言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才華,久而久之就會在“潤物細無聲”中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與學習成績。
2、營造合作性學習的課堂氛圍。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小組探究活動,布置教室時,我們也必須將之予以綜合考慮。比如,要加大學生座位的密度,以此方便學生小聲地討論問題、交換探究成果,方便同一小組之間成員的探究合作,并不影響其他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令人遺憾的是,部分教師為了省事,常常將一排的學生編成一個合作探究小組,如此安排,必然產生一些弊端,比如位于一排前后的學生很難融入探究小組的交流與溝通活動之中,合作探究的效率自然無法彰顯。也有部分教師習慣將學生以前后四人編為探究小組開展活動。當小組開展合作互動時,坐在前面的學生就得輕輕地轉過椅子與或者身子,很多學生因此非常不習慣甚至厭煩此等180度的突然轉身。尤其是當小組探究活動轉化為全班學生的互動活動時,小組學生常常注意不到同學展示的學習成果或者老師展示的學習內容。為了避免上述弊端,我們可以讓學生的座位面對教師的側面,每組四個成員兩兩相對坐。如此小規模地四人一小組,小組規模小,每個學生均有在探究小組中發言的機會。
3、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監控。
第一,糾正錯誤,引導學生進步。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方法步驟上的錯誤、語言表達層面的錯誤、邏輯推理層面的錯誤等,我們要在巡查的過程中,既注意在整體層面宏觀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通過親自參與到某一兩個合作探究小組的活動中的方式,整體把握每個合作探究小組的探究狀況,一旦發現錯誤,及時指出,以此幫助學生進步。同時,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一旦打開思路,其探討很可能會偏離主題。此時,我們必須立即采取相應措施,把學生的思路引到主題的探討中來。
第二,嚴抓課堂紀律,保持課堂安靜。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部分學生會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自己的觀點或者探究成果。如此,教室里往往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老師的指導與同學間的交流必定會受到巨大的影響。此時,我們必須及時控制噪音,單獨提示某一個或兩個討論過于“激烈”的小組,如果無法控制班級中的整體噪音,則必須暫停小組合作探究活動。
第三,預防探究冷場或者個別同學缺席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有的小組可能會因為準備不充分或者組織不當而出現無人發言的冷場局面。這時,我們有必要及時介入到這類合作探究小組的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仔細分析無人發言的主要原因,而后,再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比如補充探究材料、調整探究思路等。同時,還要注意這樣一個不良現象:有些合作探究小組的活動雖然開展得比較順利,然而,卻有個別組員發言極少甚至缺席。對于前者,我們必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并耐心指導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技能;對于后者,則必須提醒合作探究組長及每個組員注意:任何人均不可以缺席合作探究活動。
4、培養學生正確交流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正確交流習慣是確保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有效開展的又一重要途徑。這是因為如果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某一同學認真發言,其他學生自顧自沒有認真傾聽,合作學習目的也就難以達成。交流不僅是數學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更是一種數學知識展現和數學思維碰撞的過程。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也可以打開學生的數學世界。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和善于肯定別人優勢的態度,讓小組成員都能取長補短、博采眾長,在合作學習中達到更好的效果。
5、聯系生活進行小組合作,使其更具實踐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共同的提高,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更加提供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為大家在彼此的幫助下對知識點的理解會更加透徹一些,而在實際解決問題的時候,也能夠通過討論來讓過程更加地完善。鼓勵小組成員對數學問題進行實踐探究,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的時候,可以讓大家一起去收集生活中是三角形結構的例子,分析其穩定性的原因,相信這樣一定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啟迪。當然,生活中還有一些“不需要穩定”的例子,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探究一下。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金瑞.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 2014(06)
[2] 高幼鳳.一堂數學公開課的反思——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深入探討[J]. 新課程學習(上). 2014(07)
[3] 姚志剛.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學苑教育.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