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寫作;興趣
一、營造愉快和諧的環境,融洽師生關系
作文教學是雙邊活動。語文教師上作文課時,千萬不能擺出居高臨下、“你得聽我的”的架勢來,應該把微笑帶進課堂,做學生的朋友。教師應創造出愉快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氣氛活躍,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互通有無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愉快,教師快樂,通過這種雙向行為,幫助學生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筆者每接手一個新班,第一堂作文課并不是急于出作文題,而是面帶笑容與學生談話:“我很高興為大家上作文課……我愿與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交朋友。大家在學習上(特別是在作文上)、生活上或其他方面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話,我將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你們……不好當面說,就給老師寫封信或遞個紙條吧。說說你對語文,特別是作文,還有對語文老師有哪些看法和認識,或者建議等等。
二、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首先,創設語言情境。教師先講一個健康向上的笑話故事,接著請學生復述,再要求學生用文字表達在作文本上。教者講得繪聲繪色,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爭先模仿講述,大伙兒笑得前俯后仰。學生動筆時有話可寫,嘴角并不時露出笑容,心情顯得極為輕松、舒暢,行文習作也就十分愉快;其次,創設動作、表情等情境。教師站在講臺前,隨便做一姿勢,并帶有一定表情,讓學生先觀察而后寫。寫好后念給大家聽,看誰寫得逼真。春天來了,恰巧教室里有燕子銜泥筑巢,飛來飛去,或飛或歇。筆者立刻抓住這一眼前景物,運用教育機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大家寫下來,看誰把燕子寫“活”了。這樣當堂“素描”,從實際出發,歷歷在目,記憶清晰,學生興趣盎然。眼前有“物”有“境”,習作也就言之有物了;最后,創設活動情境。現行課表編排習慣于將兩節作文排在一起。我們可以將第一節改為學生作文前的活動或游戲。教者先精心設計一些有趣好笑的畫面、游戲、活動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現場練筆訓練。
三、進行周記訓練,誘發學生素材積累的興趣
魏書生曾將學生的日記形象地稱為“道德長跑”或“心靈的閃動”,經過在日常教學中的摸索和實踐,我發現周記確有類似的功效。在周記中,學生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做過的事、見過的人、用過的物乃至各種感受、體會、心情記錄下來;也可以在盡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在自由的訴說喜怒哀樂中訓練表達能力,堅持下來,那將是一筆可觀的精神財富,也將成為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學生的周記應體現“真實”、“有趣”和“自然”的原則,為作文寫作積累豐厚的素材。為了達到每學期的作文教學目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水平,我還有意識地對寫作內容和范圍增加一些要求,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將寫作角度、寫作目標和寫作素材進行歸類。
四、采用適當的激勵措施,增強寫作興趣
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都還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差,但自尊心很強。采取激勵措施,就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激勵的措施有多種,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的寫作興趣也就與日俱增。實踐表明,講評作文同樣可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講評作文的方式要有所創新,可以是教師講評,也可以是學生小組內互評;可以全批、眉批,也可以面批。但應該注意的是,我們無論選擇何種評閱形式,都要注意用激勵性語言,這樣才能使學生消除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評語不僅針對文章內容進行評價,同時也要用真情對學生進行鼓勵。講評作文不僅是語文教師的專利,也是全班學生互相激勵、自我激勵的重要手段。我常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互相鑒賞、評論,并提出修改意見。每組都要將評語以書面形式寫出來,同時還要將評閱人姓名簽上,這樣,寫、評雙方都能做到態度認真、評價謹慎。學生的評語往往比較全面、具體,有的學生能夠提出幾套修改方案,充分調動了自己的思維和智慧。
總之,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永恒的追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中的精華,同時應該以新課標的先進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作文訓練的新方法、新途徑,克服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努力開創作文教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