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玉 孫春梅
【摘要】探討健康教育干預在咳血患者護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對50例咳血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咳血停止后的恢復期,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及飲食護理。結果:通過干預及健康宣教和飲食護理的患者情緒穩定,配合治療,無窒息發生。結論:通過健康教育干預及飲食護理,最大限度的解除了患者恐懼心理,提高了療效,有效地控制了并發癥的發生,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病人的健康知識水平與人院時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咳血;健康教育;飲食護理
咳血如不及時搶救護理,可引起反復咳血,病變擴散,繼發感染增加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近2年來我科針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病房為基地,計劃實施對患者及其家屬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讓他們了解更多關于咳血的治療、護理、健康知識,使之正確對待疾病,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1臨床資料
2013年8月到14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療患者中,符合高血壓診斷的患者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最小26歲,最大79歲。
2治療及護理
2.1治療
講解所用止血藥的作用及不良反應,使患者明確治療目的,應對不良反應,配合治療。采用靜脈留置針保證靜脈通道,讓患者明確靜脈留置針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保證用藥及時。(1)垂體后葉素:能收縮肺小動脈,使局部血流減少、血栓形成而止血。使用時注意觀察療效,對出現的不良反應,如面色蒼白、腹痛、便意感等做好解釋,觀察輸液的局部血管有無滲漏,監測血壓等生命體征,關注患者的感受,做好護理記錄。(2)酚妥拉明:通過直接擴張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動、靜脈壓止血。有時與垂體后葉素聯合應用拮抗垂體后葉素的收縮血管的作用。使用時注意速度,監測血壓等生命體征。(3)糖皮質激素:具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減少血管通透性, 可短期少量使用。應打消患者對激素的“恐懼”心理,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4)其他止血藥:6-氨基己酸、止血敏、維生素K、云南白藥等,與患者及時交流,觀察止血效果。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把健康宣教貫穿于每一項工作之中,無論是在進行輸液、發藥、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病情,還是在巡視病房、與患者交流時,反復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干預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不當的飲食及休息、不遵從治療的行為等,使治療措施發揮最好的效果。
2.1普通護理
首先要及時止血,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氣道阻塞,維護患者的生命功能,同時進行病因治療。落實護理措施,有效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糾正患者非遵醫行為。恢復期時對干預組患者全面收集分析患者的相關資料,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及飲食護理。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性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知曉健康教育內容并配合執行。兩組患者均在給予健康教育3個月后評定療效及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將護理措施與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作用,確保護理措施的落實。
3健康教育及飲食護理
3.1健康教育
①語言教育方式:報告、座談、口頭咨詢.講座.培訓等。可個別教育,也可集體教育,其方便靈活、針對性強、經濟有效、衛生板報、衛生報刊、衛生小冊子等。
②入院教育:介紹醫院的環境、規章制度、主管醫生、責任護士,注意事項、標本留取、同時做好心理護理。病房每日紫外線照射3次,每次45分鐘;患者外出時應藏口罩·加強痰液管理等。指導患者強化消毒、隔離意識,告知病人不要隨地吐痰,不面對他人咳嗽、打噴嚏,以減少病菌的傳播。經常在日常下暴曬衣物、被褥等。關心同情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者關系,根據患者文化知識水平和理解程度,講解咳血的病因、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及預后等知識,耐心傾聽并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指導患者家屬如何關心患者,應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了解。
③治療教育出現大咳血后,立即通知醫師,并做好搶救準備工作。(1)向患者做好解釋安慰工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患者側臥取頭低腳高位或倒置300一450,防止血液充入或血凝塊堵塞支氣管。(2)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說明臥床休息的重要性。(3)心理護理:急性期咳血的患者均有恐懼心量,悲觀失望,因此在護理中應做到搶救時動作敏捷,沉著冷靜,緊張而有序地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給予護理急救處置,操作中力求熟練、準確夫誤,以便取得患者及家屬的充分信任。
④出院教育:盡可能避免或減少一切咳血的誘發因素,嚴格作息制度,保證患者充分休息與睡眠。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晨起、睡前、進食后漱口或刷牙。咳血患者咯血停止后氣道貌岸然內殘留液吸收可出現吸收熱,應及時報告醫生作相應處理,并向患者及家屬講明情況以消除疑慮。吸煙可使咳嗽、咳痰、咳血癥狀在原業的病普基礎上加重,引起肺內壓增加,使血管容易破裂出現咳血甚至大咯血而危機生命,因此一定要禁煙。
3.2飲食護理
咳血時,病人應暫禁食。咯血間歇期間,可給予少量溫度適宜的流質飲食,過熱或過涼都可刺激氣管,引起咳嗽,誘發咯血。避免進粉末狀食物,如蛋糕,硬的及油炸食物,以免引起嗆咳。咯血停止后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以補充營養物質,促進機體康復。牛奶中含有酪蛋白及豐富的鈣質,肯極易被機本吸收利用。咳血的患者往往伴有缺鐵性貧血,因此在飲食中還應增加鐵的攝入,以補充血紅蛋白的丟失。咳血患者應禁忌食物:不宜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蔥、芥茉等辛辣食品,否則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使病情加重。嚴格控制飲酒,飲灑可使血管擴張,甚至導致出血,避免喝咖啡和濃茶等刺激性飲料。
4討論
在發生咳血時,醫護人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和嫻熟的急救護理技能。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咳血及窒息先兆。同時,運用有效健康教育,穩定患者。情緒,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以取得患者和信任和主動配合。加之配合合理的營養飲食護理,能夠有效的加強患者的恨不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同時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也有所提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應用于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徐敏,陳清梅.健康教育干預在咯血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6.
[2]李春玉,李瑛,顏永清.咯血病人護理干預前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
[3]張海英.肺結核咯血病人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國保健,2009.
[4]項文俠.支氣管擴張咳血患者的護理研究[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