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和設計教學內容,圍繞文本核心主線巧設“任務鏈“,從而努力提升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文本價值。
【關鍵詞】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巧設“任務鏈”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一經通過,英語便成為這次考試改革的重頭戲。2016年10月浙江高二考生將迎來第一次英語新高考,英語考試試卷結構進行了新的調整。顯然新高考的改革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核心價值是基于文本閱讀的體驗,提升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本文通過分析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和設計教學內容,圍繞文本核心主線有效設計“任務鏈”,從而努力提升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文本價值。
一、教學設計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NSEFC)必修二第四單元閱讀課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教學設計。
1.教材內容分析(Text analysis):本節課使用的教材為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NSEFC)第二模塊。Wildlife Protection這個單元的中心話題是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本節課是該單元的Warming-up部分和Reading部分。通過閱讀,希望能夠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并培養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對象分析(Teaching methods):高一學生處于高中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和學習習慣形成階段。為了能夠激發他們好奇心和創造力,教師要為學生創建一個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語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掌握文化知識,了解學習策略,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教學目標(Teaching aims):
(1)語言知識目標:根據教學大綱“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1)通過本節課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新詞匯。2)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并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3)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2)能力目標: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能夠使用所學詞匯,能夠流利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
(3)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當前世界動植物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連帶后果,喚起學生們的環保意識和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并引發他們深思。
(4)學習策略:能夠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教學媒體(Teaching aids)。整合網絡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文本、圖片,并利用黑板、粉筆、錄音機等教學媒體輔助教學,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5.教學過程(Teaching procedure)。
(1)課堂教學
Step 1: Warming up
播放歌曲“Heal the world” by Michael Jackson。在愉快、輕松中自然導入本節課的話題:The world is facing a lot of problems.
What are they?
We must protect our home—the earth.
Step 2: Reading
1)Fast reading
快速閱讀后,要求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How did Daisy go traveling?(By carpet) What wildlife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ntelope, elephant, monkey附上圖片)
2)Careful reading
仔細閱讀文章,然后分段完成以下問題:
第一部分:
①Who is hunting and killing the Tibetan antelopes? Why ?
②As a result, what may happen to the antelopes?
第二部分:
①What did farmers do with elephants in the past?
②What do farmers do with elephants now?
第三部分:
①What was the monkey doing?
②Why was it doing so?
根據三種動物把文章分成三塊,設計問題。主要檢測學生對文章細節的理解以及對篇章的推理。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推理和理解能力。
Step 3. Discussion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Daisys traveling?
Sentence pattern Useful words or phrases
1.It is important to…
2.It is necessary to… 1. …stop…from…
…save …from…
2. …make luxury goods (奢侈品)
3. …get along well with…
4. …destroy …
Key: Its important to stop people from using animals to make luxury goods./to save animals from being killed .
Its necessary to learn to get along well with animals.
Its necessary to stop destroying the habitat of animals.
What would the world be like if there were no wildlife?
No wildlife, no human beings!
討論:兩人一個小組, 一問一答, 進行對話操練, 然后可進行人物角色互換。讓每位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形成自主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Step 4. Homework
Write a letter to China Daily about what to do to help wildlife.
這是討論的延伸,讓學生用文字進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總體上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的教學理念。根據整個單元的宗旨及教學目的,教師采用了泛讀和精讀等方式,訓練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閱讀的實效性。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比較合理,思路清晰,話題明確。所用的圖片新穎,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從學生實際出發,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小組互動合作討論活動。由于在合作小組討論學生們都有發言的機會,因此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而且也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學生通過學習,增強了保護環境和保護動物的意識,基本上實現了情感價值觀目標。
但也存在有一些問題引發了筆者深入的思考: 教學過程中應面向大多數學生,是否在問題的設計上也要有些梯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通過閱讀是否能體會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文章的主線;說和寫都是語言的輸出部分,而語言的輸出必定要以大量的輸入為基礎,那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是否存在活動單一缺乏過程體驗的現象。這些問題也體現出了教師對文本缺乏充分的解讀和思考。對文章缺乏解讀,常態的閱讀課“一不小心”就成為“走過場”,在信息加工上會出現“信息提取零散,主線模糊”的現象,閱讀活動的設計也會脫離文本內容,偏離主要線索,缺乏必要鋪墊,教師也無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文本。所以,教師應該在充分解讀文本之后,要明確核心主線,精心設計“任務鏈”,幫助學生深入地了解文章,提升閱讀素養。
三、巧設“任務鏈”
通過對第一次教學設計的反思,教師針對問題從以下方面著手及時調整和設計教學內容。
1.明確核心主線。本單元的主題是保護野生動物,本文核心主線是Daisy通過別樣旅行而學會幫助野生動物。教師應該先抓住文本的核心主線,然后再確定教學的核心任務,并圍繞這個核心任務設計教學過程。這樣,教學過程的設計就會有一條主線,并體現出閱讀體驗的層次性和漸進性。
2.精心設計任務。圍繞主線,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鏈:
任務一:課前預習任務。要求學生預習時做到:①上網搜尋自己最想去旅行的地方并說明理由②準備當地有關動物的圖片,查閱動物的英文名稱,并用英語描述其中兩種動物的外形及習性,以及這些動物的現狀。
任務二:閱讀信息提取任務。要求學生尋找Daisy 旅游的地點、當地的動物、這些動物的現狀以及她的感受。可以通過以下表格加以鞏固:
Animals Where What did she find? How did she feel?
Antelope Tibet People killed antelope for fur, as a result, they were dying out. Sad
Elephant Zimbabwe Farmers used to hunt elephant. Government offered help.
The tour companies had to pay to visit or hunt.
Farmers no longer hunt. Happy
Monkey Rain forest A millipede insect containing a powerful drug could protect it from mosquitoes. Amazed
任務三:小組活動任務。假設你是其中一種瀕危的動物,今天是你住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請你想象此刻的你會對人類說些什么。
Begin with: I'm a tiger/an antelope/…, I am really frightened…
任務四:寫作任務。Writing部分則要求學生給WWF寫一封信,根據上面討論的結果,建議他們采取有效措施,拯救這些瀕危的動物。
經過對第一次教學設計內容的調整,第二次教學設計效果明顯好得多,核心主線和任務鏈的設計把課文內容巧妙地連接起來,學生對課文的宗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對單元的主題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總之,只要我們用心解讀,精心設計,我們的課堂一定會更精彩。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和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康艷.新課程理念下影響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北京: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3).
[4]樓立青.創造性使用高中英語教材資源的建議[J].北京: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5).
[5]程小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新教材教法初探[J].北京:中小學外語教與學,2012(1).
[6]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11).
作者簡介:薛予芳(1977-),女,浙江浦江人,英語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