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銀
【摘 要】讀寫整合教學是目前廣大中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但是讀寫整合課堂教學中存在著時間分配不均、讀寫任務不一致、閱讀量與寫作質量不均衡的問題。要合理分配讀寫時間、圍繞寫作目標設計閱讀任務、根據閱讀體裁設計寫作任務優化讀寫整合教學,借助閱讀文本篇章結構、借助話題積累語言素材、語法句型,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讀寫整合;優化;閱讀;寫作
近幾年來,研究者參加了幾次省市優質課選拔比賽的聽評課活動,發現許多優秀教師都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在閱讀教學中適時融入寫作教學,實現了輸入和輸出的有機結合。受一些優秀教師的影響,不少教師也進行了讀寫整合教學嘗試,然而,通過研究課堂活動細節及觀察學生的反應發現,其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
一、讀寫整合教學中凸顯的問題
(一)閱讀寫作分配時間比例不恰當
在短短50分鐘的一堂課中既要處理“讀”,又要兼顧“寫”,甚至還要留出時間進行學生自我評價或教師點評,那么時間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讀寫教學中,許多教師讀寫時間分配不均,沒有展開充分的閱讀就匆忙進入寫作的輸出環節。閱讀不充分,就無法為寫作提供充足的鋪墊,也就難有高質量的輸出。也有些教師在閱讀環節占據時間過多,學生沒有足夠時間構思寫作,那么寫作質量不高,時有寫不完的情況產生。
(二)閱讀寫作任務不一致
讀寫整合課的重點是以閱讀為輸入形式,在寫作中運用閱讀中所學的語言達到輸出的目的,因此讀寫的任務必須保持一致。然而,在很多教學課例中,教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即在設計寫作活動中沒有緊扣閱讀話題,這就無法保證學生利用閱讀文本的詞匯,語法句型及文本結構完成寫作任務。換言之,閱讀與寫作脫節,閱讀沒有起到應有的鋪墊作用,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閱讀的量與寫作的質不平衡
讀寫整合教學中,閱讀是語言輸入過程,是鋪墊,寫作是輸出環節即課堂的生成,輸入和輸出必須吻合。課堂時間有限,輸出任務也是有目標性的,如果輸入的量過密,輸出活動就顯得膚淺;輸入的量過散,學生的內化過程就無法吸取有效信息和語言知識進行自我構建,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課堂生成,從而使讀寫整合課的預定目標難以實現。教學課例中兩種情況時有發生。
二、優化讀寫整合教學的策略
(一)圍繞寫作任務設計閱讀任務
讀寫整合課中閱讀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寫。只有“讀”得恰到好處,才能“寫”得恰如其分。有目的的閱讀才能保證學生為寫做好內容的鋪墊,為語言的輸出搭好支架。因此必須緊緊圍繞寫來設計閱讀任務,步步深入地解讀閱讀文本。文本的語言、篇章結構甚至情感與態度都是教師設計閱讀任務中需要考慮的內容。
(二)根據閱讀題材設計寫作任務
閱讀有固定文本,而寫作內容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設計。既然閱讀是為更好的寫作服務,那么寫作任務就要與閱讀相關,既要具體、有依據又要有意義、有思想。教師備課中將閱讀文本進行題材的劃分,要善于總結文本特點,根據文本的不同題材確定寫作任務。閱讀材料如果文本結構很好,可以設置仿寫任務,如說明文一般結構清晰,那么教師在設計寫作任務時就可以考慮讓學生仿照文章結構并利用閱讀文本所學句式寫一篇相似的說明文;夾敘夾議的觀點性文章則可以讓學生總結文章觀點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展開相關話題討論,設計觀點描述性的寫作任務;人物傳記、故事性的記敘文則可以設計縮寫、改寫的寫作任務。海報、戲劇等特殊文體,也能找到讀寫的最佳結合點,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性寫作。
(三)優化教學設計,合理安排讀寫時間
為在一堂課內完成閱讀寫作雙重任務,就需要教師優化教學設計,合理安排讀寫的時間分配。讀是寫的準備階段,寫是對讀的檢測。因此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對閱讀內容的剖析理解而耗費絕大多數的課堂時間,留給寫作極少時間甚至留作課后完成;也不能忽視閱讀文本的有效輸入,使得學生在沒有真正理解所學短文就讓學生進入相關話題的寫作,那么學生會無從下手。
三、讀寫整合課中寫作視角
(一)借助閱讀文本篇章結構,訓練寫作語篇組織能力
初中人教新目標教材每單元有獨立的話題,閱讀材料體裁多樣,并且每一篇不同的體裁都有相應的結構模式。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讀寫整合課堂中閱讀過程,幫助學生分析同各個體裁的篇章結構,使學生對文章的謀篇布局有整體感知,并分析段落內容層次的展開把握寫作規律,然后設計相應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嘗試去仿寫。
(二)借助閱讀話題及相關話題,積累寫作語言素材
具有了一定的謀篇布局能力,并不代表就能寫出好文章,原因在于學生對相關話題缺少語言積累,寫作時無話可說。人教新目標教材涉及話題廣泛,學習生活、旅游、健康、名人、節日、體育等等,每個單元的語言材料都圍繞同一話題展開。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要強化本單元詞匯與單元特定話題間聯系的意識,培養主動積累話題詞的習慣,設計相關寫作任務,幫助學生將閱讀中的詞匯在相似語境中及時應用。
(三)借助閱讀文本句型語法結構,模仿句型句式的寫作
積累了相關詞匯,如何將這些詞匯用真實沒有語法錯誤的句子寫出來,這還要求學生善于模仿所學句式造句。教材閱讀文本中含有豐富的中蘊含著豐富的句型和語法結構,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過程,注意挖掘、梳理文中相關句型及并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于寫作當中,盡量減少學生寫作中的語法錯誤,提高語句表達的準確性。
讀寫整合教學是目前教學改革中的一大趨勢,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設計閱讀任務和寫作目標,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寫作的篇章結構、話題詞匯等,努力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鋅鋅.借鑒閱讀教材,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學周刊,2014
[2]顧素芳.立足文本,隨文練寫.教學月刊,2013
[3]陳海梅.淺析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學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