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昌軍
【摘 要】教師常常忽視學生如何理解,掌握和運用這些內容和方法,學生不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導致兩極分化嚴重,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造成惡性循環(huán),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有效教學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07
學生進入中學后,科目增多,內容增加,知識深化,尤其是數學的學習,致使有些學生因不會學習或學不得法而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但是數學是中、高必考的科目,更是廣泛運用于實踐的知識體系,所以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學習,那么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下面我根據自己所任教的初一學生的經驗,談一談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現(xiàn)狀與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一、學生學習數學的現(xiàn)狀
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與過程可歸納為:讀、思、說、記、用。而現(xiàn)在的初中生有這五個方面卻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 1.很多學生不會閱讀數學課文,走入了一個閱讀課文就只看結論,或死記硬背,談不上去弄清結論的來龍去脈,嚴重地制約了學生本身學習數學的能力發(fā)展。2.初一新生思考問題往往受到小學數學思維的影響,思路打不開、受阻,不能很好的分析和轉化,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3.口頭表達能力差,農村學生本身的閱讀量小,加上不喜歡閱讀,詞匯積累量小,在答問或解題時,就會出現(xiàn)即使會做但不會說,或是詞不達意。4.定義、性質的理解記憶少,機械記憶多,有的只記結論,導致知識掌握不完整,不系統(tǒng),并且容易遺忘。5.大部分學生重知識的結論,知識的來源和發(fā)生這一過程反而輕視,導致應用知識的能力不強,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嚴格要求學生制定并能付之行動的學習計劃
1.作戰(zhàn)講究“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學習也是一樣,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根據以往學習經歷以及知識的掌握水平制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
2.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明確學習奮斗的目標,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不用太復雜,不用想著每天做多少題,而要抓住重點題型,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達到什么樣的效果。而且安排計劃要合理,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及時地做適當調整,一旦計劃確定,則必須嚴格按照計劃堅持不懈去執(zhí)行,用它來督促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三、針對性地備課,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督促和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指導學生預習時應提醒學生注意預習內容的知識點分布情況,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重難點怎樣突破、解題方法中的一題多解,多題一法等。總之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學生對于數學的預習,沒有形成習慣,或者覺得那是文字學科才有的“專利”。其實不然,數學學習同樣重要,通過預習,了解和熟悉課程的主要內容及重難點,同時找出問題并帶著問題進課堂,才能更好的掌握新知識,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要求學生集中精神聽課,做到內容理解透徹
學生聽課的時候,必須全神貫注地投入課堂學習,初中階段數學的學習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比小學要高得多。在課堂中,學生要體會和學習老師科學的思維方法,不僅要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做好筆記
中學數學內容豐富,課堂容量一般比較大,為系統(tǒng)學好數學,從初中開始時就得引導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課上做筆記還可以起到約束精力分散,提高聽課效率的作用。課堂筆記主要是記老師講課中主要內容的概括、較復雜問題的解題思路、方法以及問題拓展的解題思路,特別注意隨時記下聽課中的點滴體會及疑問;另外學生還得準備糾錯本,課下記錄一些易錯、一題多解、具有代表意義的典型題,隨時查看,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四)引導學生知識總結,把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
學生要緊跟老師引導,把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使重要數學方法、公式、定理的應用規(guī)律條理化。學會小結里應包括哪些內容,自己總結時注意復習教材看知識聯(lián)系,翻閱筆記進行方法選擇,查閱資料對問題進行歸納,然后加工整理,由學知識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按內容順序、知識層次、問題難易、方法進行全面總結,形成知識的二次提煉和升華。
(五)用循環(huán)的復習方法,鞏固所學知識
注意學習技巧,就是自覺遵循學習的規(guī)律,對所學的知識做到經常復習,循環(huán)練習。
(六)隨時做好反思
數學知識有機聯(lián)系縱橫交錯,解題思路靈活多變,解題方法往往途徑繁多,但最終都是是殊途同歸。即使一次性解題合理正確,也未必是一次解題的最佳思路,應該進一步反思,特別注意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典型題例,開拓思路,連貫知識,掌握規(guī)律,權衡解題優(yōu)劣,更高層次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探索、總結,使自己的解題能力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解題能力。
(七)學生要有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數學作業(yè)是鞏固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訓練數學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做作業(yè)的目的性,培養(yǎng)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1.養(yǎng)成作業(yè)前認真看書的好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功”,做作業(yè)前要認真閱讀復習所學內容、結合老師上課所講觀察例題的解題格式、步驟和方法。 2.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讀題后,先弄清是什么題型的題目、需要解答的問題、已經有了哪些條件、條件與條件之間的關系、條件與未知問題的聯(lián)系等。3.養(yǎng)成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4.養(yǎng)成對已做作業(yè)認真檢查的習慣。為了鞏固作業(yè)的成果,要求學生在每次做新的作業(yè)之前,務必對前一天的作業(yè)進行反饋。反饋內容包括:(1)題目類型。(2)解題思路與方法。(3)出錯問題的原因。(4)訂正出錯問題。(5)收集出錯問題,記在糾錯本上。
四、強調課外閱讀學習的重要性——擴充知識面
課外閱讀學習能有效地使課內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拓展思路,培養(yǎng)自學能力與習慣,增長數學解題能力。
總之,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無論課前、課中、課后、課外,都需要不斷總結優(yōu)化自己的學法,努力探索適合自己個性的數學學習方法,把數學學習看作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為單純?yōu)閷W好數學而學習,這樣你會學得輕松,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