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梅
【摘 要】高中通用技術科目是隨著新課程應運而生的,它的產生是基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注重培養學生技術能力。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與其他文化課程存在很大不同,在沒有以往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需要教師在實踐中摸索。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 教學 實踐與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76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既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產物,又是素質教育深化的結果,通用技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與高中其他課程相較而言的確大有不同。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驗操作的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實現。
在實驗實踐中學生親自實驗、主動參與,在體驗的過程中培養其科學素養,形成科學的實驗態度和方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生的極具發展前景的科目,對其研究、探索必須要深入教學實踐中去。高中階段學生缺乏的并不是知識的學習、積累,而是學以致用的能力。傳統的教學將應試當作學習目的,但學生沒有實踐經驗和技能已經不能適應當下教育的發展,對于學生成長和發展同樣無益處。自新課改施行以來,筆者在實踐中獲得并積累了一些經驗,下面就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進行相關分析,以期為大家的教學提供參考。
一、遵循新課程理念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成長起來的,所以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教學實踐,才是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發展的必由之路。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要與新課程理念相符合,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將再次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受,確保通用技術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心理層面上形成強大的學習內驅力,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該表現學生自主探究、由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
問題意識是新課程理念中對培養學生的重要方面之一。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發,進行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質疑,要在教學中盡可能得到實現,把握學生基礎和認知特點,同樣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考慮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發展趨于成人水平,學生賦予創新性和挑戰精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因生制宜,采用探究性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探究性活動能夠主動調動已有的知識進行探析,最終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效果顯著,更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較之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能夠從教師的桎梏中獲得解放,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
二、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
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本就是向學生介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工藝,在實驗中提升操作技能,養成科學的素養。多媒體技術集圖片、聲音、文字、視頻、音頻等媒體優勢,實現綜合性教學輔助功用,所以對于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首先,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融入教學活動。同時情境的創設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技術的發展。教師要有意識地用多媒體手段創新教學,將學生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這一橋梁得到恰當的鏈接。其次,多媒體手段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一種具體、可感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制作相關的PPT課件,在課前搜集相關的資料,方便點播學生的思維,促發學生的思考。
另外,對于離我們日常生活太遠的科學技術,教師更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的模擬和演示。如在學習“技術的巨大作用”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紀錄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技術發展的歷史進程,也可以模擬火箭發射的過程,演示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的情景。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出來,學生的靈感能夠通過多媒體而實踐,這既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創造,又能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其構想的可行性,深入學生對通用技術的認識。
三、注重加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傳統教育教學過分追求分數,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破除了這樣的偏見,同時也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主張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高中階段除通用技術之外的學科偏向于文化知識,并沒有較為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用技術課程的設置意在彌補這種缺失,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技能。在進行實驗活動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設計出實驗方案,然后在依照設計方案而動手操作,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要盡可能讓全體學生都能親自體驗,真正融入活動之中,為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強、實用性高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收獲快樂,增長技能。高中學生體驗性都比較強,能夠在動手實驗中根據自己的妙點子進行創新,這樣看來實踐性活動,給予學生的不僅是增強操作性技能,更能刺激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學生在活動中相互交流和溝通,能夠共同提高能力,生生、師生關系也更加融洽。
四、對探究方向正確把握
每一個實踐操作活動應該是在一個總方向的指導下實施的,教師應該牢牢把握這個總方向,不能偏離,學生在進行探究性活動時,教師應該注意監管和掌控。針對整個活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聯系所學知識進行方案設計,制定出相應的目標,然后學生通過活動達成實驗目標。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由于認識能力有限,可能對實驗出現偏差,教師應該耐心地糾正和講解,確保學生的實驗總方向一致,但并不意味著學生不能夠有自己突破性、創造性的想法,只要總方向是符合教學的,教師可以適時滿足學生的大膽突破,謀求創新。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分析學生的水平,實現有層次有梯度的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地教學,針對學生的差異教師要注意難度。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學生的水平不是一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把握和調控,最初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操作教材中的實驗活動,對于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難度。
綜上所述,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探索研究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實現的,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設置是順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在新視野下對通用技術教學進一步探索,既要有高屋建瓴式的姿態,從總方向上研究,又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要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高中通用技術是一門新生的課程,不論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要遵循新課程理念,教師注意創新教學,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才會有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