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紅
【摘 要】高中數學是一門運用數理思維解決問題的學科,作為高中階段的主要課程之一,數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高中數學相比初中數學而言,其難度、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拓展,因此教師教起來比較費力,學生學起來也較為吃力。本文意圖探討如何更好地進行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51
經過小學、初中的學習后,學生們對數學有了一個粗略的了解,進入到高中階段后,數學知識的難度得到了加深,學生學起來常常感到吃力,繼而喪失了學習高中數學的勁頭,得過且過,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為了更好地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數學,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
一、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也離不開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高中數學的數理思維和邏輯推理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剛接觸這些知識概念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隨后漸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針對這些問題,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加以重視,關注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以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
首先,需要教師注重自身的專業素養。高中數學教師講課如果枯燥無味,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喪失,使教師的數學教學效率低下。因此,為了降低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有趣,通過有特點的講課方式來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最終能夠達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增強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
其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采用激勵的方式進行教學。過去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回答不了數學問題時,教師多是以批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殊不知,這種批評教育的方式有時候可能會產生反作用,即便老師的出發點是為了讓學生反省自己,結果卻可能與此南轅北轍,學生可能會從此對數學產生厭學的心理,抵觸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為了盡量避免因批評過度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這一問題,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采用鼓勵的方式進行教學。采用鼓勵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數學教學,有利于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促使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采用鼓勵教學,高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發現了學生的答題錯誤或者思維錯誤,可以委婉的以相互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改正。此外,高中數學教師對于學生學習中在課堂上作出的努力,需要及時的給予肯定,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高。
最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促進教師的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關注這一問題,盡力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使課堂氛圍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也適于高中數學教師本身的課堂教學。通常情況下,教師與學生的師生關系良好,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也能夠得到激發。
二、注重分層教學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除了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之外,還需要數學教師注重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就是高中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現在擁有的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水平和數學學習的潛力傾向把學生相應的分為幾組。眾所周知,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其數學學習水平實際上是有良莠之分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避免使用“差生”“后進生”的概念進行教學。針對這種數學學習水平相異的情況,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學生按學習進度的快慢分為幾個小組,用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首先,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了然于心。分層教學需要高中數學教師詳細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區別的教學。這種區別教學不是指有歧視的忽略學習水平低的學生的數學教學方式,而是指教師根據不同小組的學習進度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行高中數學的學習,不對學生的學習水平作統一的要求。因此,注重分層教學,需要高中數學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數學教學,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促使不同小組的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到數學知識,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取長補短,最終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其次,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作出不同的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一道大題,可能后邊還跟著三個小問題,如果一個班上的學生被分為了A、B、C三組,那么教師就可以讓A組的學生全部作出答案,B組的學生根據學習情況盡力作出三個問題的答案,而C組的學生可能力有所不逮,教師可以讓C組的學生必須作出第一個小問題,然后努力解答第二個問題,在最后的具體講解中,教師需要對所有學生作出講解,幫助學生解答疑惑。這種對不同組學生要求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有利于節省學生的作答時間,使學生在具體的考試中可以不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時間。
三、采用情境教學
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還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進行。情境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能夠形成一種良性的教學情境,采用這種情境教學的方式有利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促使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的進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目標。
采用情境教學,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所教授的新的知識概念和舊的知識概念進行對比,讓學生在對比的情境下更好的鞏固舊的知識,了解新的知識概念的內涵。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設置情境,讓學生進行思考。通過這些情境教學的方式,高中數學教師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需要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分層教學,有針對性進行因材施教,同時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幾種方式對于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是非常有益的,教師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