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細炎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項目教學法逐漸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去,在《網絡綜合布線》課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尤為重要,本文將就項目教學法在《網絡綜合布線》課程中的應用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
《網絡綜合布線》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也是專業技能大賽的一個重要賽項,它與工程項目結合非常緊密,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工程技術的實用性,若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很難實現該課程實訓的教學目標,若采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則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以提高該課程實訓的教學效果 [1 ]。
1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它既強調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該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起到了明顯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采用實際的工作項目案例,讓學生提前適應就業環境,從而縮短教學培養周期,促進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2 項目教學法在綜合布線課程中的應用
2.1 教材的處理和整合
項目教學法成功的關鍵是項目的確立。項目的確立要以課程教學內容為依據,既要與課程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緊密相連,又要與實際應用相接軌。因而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梳理整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內容劃分成不同的模塊,分成不同的項目進行教學。而選取的項目要基本涵蓋全部教學內容并盡可能自然地結合多個知識點,同時要合理綜合考慮若干教學模塊的縱橫聯系,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更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易于讓大多數學生接受,要有利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在《網絡綜合布線》課程的教學中,根據項目教學法的特點,結合專業技能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梳理、分解成六大項目展開教學實訓(詳情見表1)。六大項目按循序漸進原則推進,前后銜接緊密,包含了全部教學內容,合理整合了不同的教學模塊,項目彼此獨立,每個項目又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與行業實際應用接軌,貼近現實,使知識、技能和應用有機結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2.2 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2.2.1 學生分組
項目教學法通常以學生分組的方式展開教學,為此分組是項目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環節,分組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1) 分組原則
按照網絡綜合布線相應項目的實際需要結合目前市場上網絡綜合布線技術領域的職業崗位情況,由5人組成一個項目組,其中包括項目經理角色1名、項目設計工程師角色1名、施工及測試工程師角色2名、材料負責人角色1名。
(2)人員要求
其中①項目經理負責整個項目工程的全面工作及向老師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和所遇到的問題,要求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協調和溝通能力;②項目設計工程師要熟練運用Visio或者Auto CAD軟件,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及良好的表達能力;③施工及測試工程師角色要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④材料負責人角色要能提供工程所需的合格又適量的施工物料和器材。
(3)具體實施
分組前教師必須要熟悉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教學對象進行深入分析,在分組時,教師可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先指定項目組數,并說明項目經理所需具備的素質,采用自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的原則選出項目經理,再由項目經理根據項目組的組建原則及對人員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及能力水平來組建項目組,最后教師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適當的微調,力求使各小組間的實力相對均衡,小組內能做到優勢互補,小組成員間配合默契,具有良的協作和團隊精神。
2.2.2 項目實施
在《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總的實施教學環節可按照(組織觀摩——講解示范——下達任務——分組實踐——測試驗收)五個步驟來進行 [2 ],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問題:
(1)組織觀摩:在觀摩前,教師應該講明觀摩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要看什么?怎樣看?觀摩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提示與指導,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
(2)講解示范:教師要盡量提供生動、形象和規范的教學示范微視頻或教師現場示范,強調綜合布線標準及操作規范的重要性,提示可能出現的錯誤,并提醒學生注意操作安全。
(3)下達任務:任務要明確,可操作性強,任務說明書要指明具體操作要求,注意事項,可利用的資源及完成的時限。
(4)分組實踐:分組實踐環節,項目組的組建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要選好骨干人物,實踐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組內成員的協作和團隊精神,實踐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項目組,教師指導的深度應有所不同。
(5)測試驗收:測試驗收要盡量做到公平公正,采用小組自測、組間互測和教師測評相結合的方式,給出的測試驗收的評分標準要結合企業規范和國賽標準。
2.3 教學實例
下面以項目四“綜合布線工程施工”為例,詳細介紹網絡綜合布線技術項目式教學的整個過程。如果該項目教學時能以某地實際的工程項目為背景,整個教學過程再現真實的工程實施過程,那最好不過。但教學過程中不一定能遇到這種實際的工程項目,因此在教學上還是以仿真的工程項目場景來進行。我校網絡綜合布線實訓室面積 100 平方米,擁有完善的綜合布線實訓平臺,設施設備較齊全,這為本課程進行項目式教學提供了基本保障和前提條件。
(1)組織觀摩
在進行該項目教學前,先帶學生參觀中等規模的智能化建筑綜合布線的施工現場,條件不允許話也要帶學生參觀校園網的綜合布線系統,讓學生先對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有個抽象的認識。
(2)講解示范
觀摩現場后,教師再通過多媒體課件講解綜合布線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領,課件要虛擬真實的布線施工場景,讓學生對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有更深入的理解。
(3)下達任務
教師提供一份虛擬的某綜合樓布線系統工程項目建筑模型立體圖和該項目的布線工程招標文書,讓各項目組按要求進行項目的設計和施工。
(4)分組實踐
把全班30名學生按前面的分組原則5人一組分成6組。讓各項目組針對該虛擬工程項目進行布線工程方案設計,先進行需求分析,然后制作電子信息點統計表、材料統計表及價格預算表,再用Visio或者AutoCAD 繪制該項目的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系統圖和設計工程安裝施工圖,裝訂成冊,形成完整的設計方案交教師審核。教師與各項目組一起討論各組方案的可取之處及存在的不足,并對各組方案進行評分,作為過程性設計考核成績。教師再挑選出最佳的那份設計工程安裝施工圖,根據該項目教學的需要,進一步加工和改進,轉換成可以在實訓室網絡綜合布線操作平臺上進行安裝施工的綜合布線系統模型圖(見圖2),用3個壁掛式機柜,分別模擬建筑物對應樓層管理間(FD),每個塑料底盒模擬1個房間(如12底盒模擬102房間,27底盒模擬207房間),底盒面板上的白色小方塊模擬需接入每個房間的數據模塊數量(為方便學生操作,這里每個功能房間最多安裝2個數據模塊),2臺網絡配線實訓裝置,1臺模擬成建筑物管理間101室(BD),另一臺模擬成建筑群子系統網絡配線機柜(CD),各項目組按照該建筑物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模型圖2所示位置及相關操作要求在操作平臺上進行布線安裝,完成線槽、線管、底盒、模塊、面板的安裝,同時完成布線端接,要求橫平豎直,位置和曲率半徑正確,接縫不大于1毫米。施工完成后,要根據設計和安裝施工過程,提交該項目竣工總結報告。項目實施過程,各小組成員要各司其職,分工明確,配合默契,還要注意合理用料,安全施工。教師要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控,加強指導和管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職業技能,而且還要注重學生的職業素質的培養,包括工作態度,工作責任心,行為規范及團隊精神。
(5)測試驗收
布線施工完成,進入工程的測試和驗收階段,可先由項目組進行自我測試和驗收,然后各項目組互換進行,再由實訓指導教師對每個項目組進行測試和驗收。根據小組自測、組間互測和教師測評的結果給每個項目組打分(評分標準由教師事先提供,評分標準的制訂要結合企業規范和國賽標準),作為過程性操作考核成績,各項目負責人再根據組內各隊員的表現在項目組得分的基礎上加上表現分,得出每個學生該項目過程性操作考核成績,按平時操作考核成績40%+小組項目設計成績20%+期末理論與實踐考試40%的比例綜合評定學生成績。該項目的測試和驗收階段需要用到后續項目中的測試和驗收相關知識,教師可指導各項目組提前自學相關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在網絡綜合布線課程的教學和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中職教育的特點與特征對學生有效的進行引導,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舒榮.淺談項目式教學法在《網絡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0(6):147-148.
[2]汪金龍.項目式教學法在綜合布線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0):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