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君
【關鍵詞】 數學教學;人文精神;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3—0060—01
傳統理科教學過分強調自身專業特點,忽視了人文教育,不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隨著教育實踐與教育科研的發展,教師們逐漸認識到讓數學教育充滿人文氣息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滲透人文精神的方法。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滲透人文精神。
一、運用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的理智與自律力
數學對人類理性精神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正如M·克萊因所說的:“在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促進、鼓舞和驅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這種精神,試圖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數學中的結論是在公理和定義的約束下形成的邏輯結果,而不是情感世界的宣泄。每個數學問題的解決,都必須遵守數學規則。這些可以遷移到學生的生活中,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社會公德、秩序、法律等內在的自我認知與約束。另外,數學以其嚴密的推理和高度的準確,培養著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窮追深究的思維習慣,培養著人們辯證、清晰、簡約、深刻等思維品質,使我們常常在復雜紛擾的世事矛盾中,最終理出頭緒來。這說明,數學又是一種思維訓練的體操,是一門為人處世的智慧之學。
二、拓寬數學知識,培養學生人文情懷
愛因斯坦說:“只教給人一種專門知識、技術是不夠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一個和諧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著教育獲得對于事物和人生價值的了解和感悟。”好的數學教材總是充滿人文精神的,教師要有效開發人文資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以引發學生的人文興趣,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教學“圓”一節內容時,運用百度圖片搜索功能,從宇宙自然、建筑藝術、體育文化等視角出發,搜索蘊含豐富的人文意義的圓:太空星體、土星的光環、向日葵花的花蕊、仙人球、中國結上的奧運五環等等……大自然和人類社會把美妙的圓寫滿世界!當學生驚奇地發現和欣賞著這些美妙的圖片,聆聽詩一般的講解時,他們感受到的圓不再是冰冷的曲線,而是數學與人文情懷完美結合的產物。
三、鏈接數學史,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數學史是一部科學發展的歷史,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數學史對于揭示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發展,對于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培養探索精神,對于揭示數學在文化史和科學進步史上的地位與影響,進而揭示其人文價值都有重要意義。通過了解數學史,學生可以認識到數學是一種生動的、基本的人類文化活動,而不僅僅是數字演算與公式推理。我國的數學發展有著輝煌的歷史,并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有許多世界著名的著作,如《周髀算經》《九章算經》等,而圓周率的計算在世界上領先了一千多年。祖沖之、楊輝、陳景潤等數學家的巨大成就,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大數學家歐拉雙目失明后仍然堅持心算,寫出很多著作;華羅庚在殘疾的情況下靠自學在數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些事跡能深深地感染學生,對培養學生銳意進取的科學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形成高尚人格大有裨益。
四、重視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創造使人獲得滿足感和價值感,能給人提供生活的積極態度。致力于學生創造精神的教育與培養,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責任和義務。前蘇聯著名物理學家卡皮查認為,培養學生創造精神最合適的學科是數學和物理。貫穿于數學理論中的無限、非歐幾何、極限、變量、微分、積分、概率等等,無不閃耀著探索意志與創造精神的光芒。舉例來說,數學中的無窮(或無限)激發著人類的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單個問題都無法比擬的。在理解它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砸碎束縛自己的鐐銬,需要調動很強的推理力和詩一般的想象力。因此,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高揚人文精神。
總之,數學雖然屬于自然科學,但它與社會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既要重視數學知識、技能的傳授,也要重視內隱在其中的思想、精神、觀念,努力使數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共生互動,相通互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