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華
【摘 ? ?要】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通過有效教學方法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的獲取。本文就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習慣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30
不管是在現代教學中,還是在傳統教學中,都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使學生有效的進行學科學習,并且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的獲取。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通過有效教學方法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的獲取。本文就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展開論述。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需要教師的引導
小學階段的教學與其他階段的教學存在明顯的區別,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小學階段教學的特殊性,小學生雖然在幼兒園階段已經接觸到漢語學習,然而卻是學習最基本的識字等知識,系統性還不夠。進入小學階段,學生要系統的進行語文知識學習,這對于學習經驗較少,獨立思考能力一般的小學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很多學生難以通過個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很多小學生對“學習習慣”這個概念并沒有太清晰的認識,因此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小學生的記憶力很強,能夠快速的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記憶,因此如果教師不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很可能會形成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試著去理解知識點,在充分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學生再對知識點進行記憶,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知識點,而且還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刻的印象,不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在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環節都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糾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三部曲
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需要注意很多環節,不管學生語文學習的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實踐中發現,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預習雖然不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然而卻是學生有效進行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預習環節引起重視。對于很多小學生并沒有進行課前預習的概念,為了使學生逐漸認識課前預習,并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教師要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學生進行預習。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完成,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考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在督促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例如鼓勵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積極的進行思考等,都有助于提升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二)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語文課堂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對學生的學習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想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生在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從坐姿到知識的獲取,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課堂學習習慣的過程中,應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各個環節的學習都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后復習習慣
學生在小學階段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因此想要很好的掌握知識,就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及時進行復習。課后的復習也有很強的技巧性,復習階段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學生要進行課后反復與歸納總結。通過課后反思,學生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識盲區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到解決的方法,并更好的指導以后的學習活動。采用有效的方法對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也十分必要,可以使學生建立清晰的語文知識鏈條,進而更好的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需要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與課后復習這三個環節的有效配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各個環節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對于小學生而言,家庭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方面,家庭教育也發揮著重要影響。小學生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心理較強,學生認為教師和家長的指導都是對的,如果家長能夠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小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都會有家長進行輔導,如果家長不講方法對學生進行輔導,勢必會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果家長能夠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輔導,就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供了條件。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要循序漸進
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朝夕可就之事,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對學生耐心的進行指導。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快速的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然而通過教學實踐發現欲速則不達。例如:教師想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一旦教師為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學生能夠及時的進行預習,而教師一旦不布置預習任務,學生的自覺性就下降了,這就需要教師反復的去強化學生的意識,進而使學生形成一種自覺性,久而久之課前預習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習慣。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過程中擁有耐心十分重要,教師在耐心指導學生的過程中還要給予學生鼓勵,使學生堅信能夠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本文介紹了幾種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與技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引起重視,并通過有效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以后更加深入的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