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敏
摘 要:當前,在我國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中,初高中英語教學難以實現有效銜接的現象很明顯。由初中升入高中時,一些學生因為學習方式不當,英語成績逐漸下滑,自己也逐漸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出發,通過對詞匯、語法、聽力、閱讀、作文等方面的教學方式的論述,談少數民族地區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方式
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因為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原因,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存在比漢族地區的學生更多的困難和問題。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時,英語成績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間的有效銜接、做好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那么,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呢?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
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時,由于暑假兩個月沒有進行英語學習以及自身的英語學習基礎較差、教師改變、教材版本改變、教材難度加大、自己的學習方式沒有作出改變等原因,往往跟不上英語課堂教學的步伐,在一段時間之后,就逐漸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多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困難,相應地對自己的教學作出調整和改變,并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為學生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和以后的英語學習做好鋪墊。
二、聽力方面:要求學生重視聽力,對學生開展聽力訓練
在初中階段,英語的“聽”“說”往往不受重視,在英語學習方面沒有形成系統的“聽、說、讀、寫、背”的學習習慣,但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這些都是必然的要求和必備的能力。所以,一方面,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聽”“說”等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背”的綜合教學,比如要求學生每天聽一段聽力,每天進行英語的對話練習,每天定量地積累一定的詞匯、例句或范文。
三、詞匯方面:培養學生靈活地進行詞匯記憶
詞匯的記憶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重點,也是一大難點。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初高中英語教學中,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記憶詞匯時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僅記單詞的過程很痛苦,而且記憶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初高中的英語教師都要幫助學生進行詞匯記憶方式的轉變,比如,教會學生使用詞根記憶法進行單詞記憶,也可通過音標、發音規律等靈活地進行單詞記憶,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拼讀單詞的能力,或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和記憶單詞。另外,經常要求學生對所記的單詞進行運用,加以鞏固。
四、語法方面:在學生學好基礎語法的基礎上開展復雜的語法和句型教學
語法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一大難點,許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對“八大語法”等基本的語法知識沒有學好,對句子成分的劃分也常常是錯誤的,升入高中后,所要學習的語法和句型又有所增加,所以在語法方面的學習就形成了“混沌”的狀態。所以,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一些基礎語法的教學。學生升入高中后,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對一些初中階段已經學過的基礎語法進行復習和鞏固,當學生將一些基礎的語法和句型掌握熟練之后,再進行高中階段的復雜語法和句型的教學,根據高考考綱要求,進行大量的語法填空訓練和短文改錯訓練,熟悉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技巧。
五、閱讀方面:從詞匯量和閱讀技巧入手
閱讀既與學生的詞匯量、掌握的語法和句型有關,又與學生對文章的閱讀技巧有關。初中階段,學生閱讀的篇目少、篇幅小、生詞少,大多都能憑借已有的詞匯量等大體完成閱讀任務,但是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不僅詞匯量大,而且生詞較多,文章的主題也是各式各樣,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會力不從心。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地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具體的句子為學生講解句型的知識。另一方面,高中英語教師首先要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其次根據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12種閱讀技能,比如抓段落中段首或段尾的關鍵句,閱讀時主要是理解文章的整體意思,盡量不要局限于個別語句,尤其是盡量不要拘泥于一些專有名詞較多、句型復雜、自己難以理解的語句。
六、作文方面:培養學生的作文思維和造句水平
作文方面,初中學生寫的作文一般詞匯量較少,句型較簡單,話題也較常見,高中的作文則恰巧相反。所以,在作文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注意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尤其是培養學生寫出一些新鮮的詞匯,并要求學生在作文中能完整地表達主題,不偏題;高中英語教師一方面要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作文思維和遣詞造句能力,在主題契合,基本的句型、語法無誤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使用高級表達方式和句型,寫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文。
參考文獻:
王琴.新課改下民族地區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3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