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有效性教學,精心組織好課堂教學,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和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才能使化學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有效;要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機制,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融洽、愉悅、無憂無慮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新課程 課堂教學 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85
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是教師所要面對的問題,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一、有效教學的理念
1.教學有效性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學有效與否,要通過學生來表現,在教學活動中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2.教學有效性要關注教學效益,教師在課程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教學效益的問題,不能為追求形式拋棄對教學效益的追求。
3.教學有效性的實現要以教師自身的發展為基礎。教師教學觀念的變革,教師采取的教學策略,教師對教學批判反思的能力,這些與教學有效性相關的因素都離不開教師自身的發展。
4.教學有效性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條件,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通過學生的自主能動學習,使學生有效學習,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二、傳統教學中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分析
1.傳統教學目標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
2.不能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書本和課堂為中心,學生不能自主發展,往往是教師“強制”下的一種發展,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發展狀態。這種發展壓抑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3.師生互動性不強,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單向的,即教師——學生。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很少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探究中。
三、新課理念下中學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1.興趣化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興趣化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常見的教學方法有:
(1)實驗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通過做一些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2)設疑法。“學則須疑”,通過設疑引發學生興趣,經過討論分析,明白道理,從而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3)競爭法。學習需要營造競爭的氛圍,使壓力變為動力。例如在進行元素化合物教學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化學方程式背默比賽,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開展課外活動法。通過制作教具、模型,化學課外實驗,化學競賽,化學墻報等活動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有理有趣。
2.生活化教學策。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實施生活化教學要注意以下三點:
(1)要進行角色轉換,重新給教師和學生定位,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學會傾聽,欣賞和關注每一個學生。
(2)讓學生走進生活,彌補課堂傳授間接經驗的不足,多組織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3)致力人文關懷,關愛每一位后進生,要關心幫助他們,以達到共同進步。
3.信息化教學策。
信息化教學策略最終目的是學生不再是信息簡單機械的接受者,而要讓學生成為信息的運用者,在互動的信息中將知識進行重組,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而實施信息化教學要注意以下三點:
(1)內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學生課本內容,要緊跟化學發展研究的步伐,讓學生及時了解世界上化學發展動態和化學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聽,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辨證、采訪、上網、觀看有關化學知識的影片和參觀一些與化學有關的工農業部門等等,這些形式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面,而且能激發興趣,發揮學生的特長。
(3)授課者不僅是教師,也可以是工程師及研究人員或者是具有豐富知識和實踐的人都可以給學生作專題報告,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興趣。
4.探究性教學策略。
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和體會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1)樹立新的課堂觀和學生觀
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態度的培養。科學探究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學習目標。進行探究性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2)利用推理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尋找規律。
化學反應規律是前人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的科學結論,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經歷過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維和推理中誘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
(3)在實驗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獲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發揮學生潛能,進一點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開展化學課外活動,能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的基礎知識,提高實驗操作基本技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5)開展專題研討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新穎、活潑、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學、討論、查閱資料,提問、質疑和嘗試解決問題,安排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有效性教學,精心組織好課堂教學,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和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才能使化學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有效;要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機制,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融洽、愉悅、無憂無慮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