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祖
【關鍵詞】 歷史教學;“嘗試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1—0064—01
“嘗試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是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屬于教學方法之一,而且更屬于一種學習方法;轉變了傳統的教授形式,使其成為一種學生主動認知的過程,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能夠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進行思考以及學習,主動參與歷史學習的過程。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 “嘗試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 正確設定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保證科學引導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應用“嘗試教學法”開展教學時,要注意緊密地結合高中歷史學科的基本教學目標,把具體的歷史內容目標作為價值導向,保證科學引導。例如,教師可以先根據教學內容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質疑。“嘗試教學法”是一種基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要做到有效嘗試則必須要創設新穎并且有一定價值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假設的教學情境當中刺激思維,使其保持活躍。這樣,才能讓高中生出現學習歷史的沖動,才能更好地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以說,高中歷史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材料,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歷史情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而獲取新的知識。
比如,《太平天國運動》這一教學內容,課本主要講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和過程,但將太平天國運動的特點忽略了。事實上,該內容如果缺失,會嚴重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特別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方面目標的實現,所以教學時需要補充“太平天國運動的時代特點”這一內容。
二、 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應用“嘗試教學法”開展教學時,要注意樹立一定的科學觀念,也就是“嘗試教學法”使用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潛能,而不只是單純為了順利地完成高中歷史教學任務。因此,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形成協作關系。另外,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鼓勵他們向一些研究歷史方面的專家請教,讓學生在嘗試性的歷史教學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比如,在講解《戊戌變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分別扮演不同的歷史角色,如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康有為、梁啟超等角色,實現師生互動,體驗歷史人物的時代命運和意識變化。
三、科學開展備課以及指導準備
盡管“嘗試教學法”重點強調學生自主學習高中歷史,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開展一種放羊式的隨意學習歷史的狀態,杜絕自主學習歷史變成了自由學習歷史,教師仍然要發揮其主導作用。所以說高中歷史教師要認真結合教科書中提及的要求,準備一些高質量的歷史練習題。在學生開始嘗試學習時,教師們要進行一定的指導,及時跟進嘗試的情況。學生嘗試解決一些歷史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及時歸納、小結,而且還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第二輪的嘗試練習。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如下的步驟進行:準備練習→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嘗試練習。
比如,在講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一節內容時,需要對中國古代的歷史沿革進行詳細備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覺不突兀,使歷史知識系統化,不易割裂歷史,對中國古代的制度搞混搞錯。
四、使用科學的高中歷史教材,注意聯系生活實際
高中歷史教學必須從歷史教材的特點出發,面向當代的生活,教學內容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的高中歷史課本才具有一定的新鮮感和生命力,而且高中歷史課本還需要多引入一些嘗試性質的引導實例,這樣能夠輔助教師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按照步驟逐步深入地嘗試學習。
綜上所述,“嘗試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適應于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可以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運用歷史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