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卿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發展,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促進學生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發展。傳統文化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高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人才。然而,如何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功能卻是我國中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難題。本文就中學語文教學加強蟬蛻文化教育的意義和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 中學語文 傳統文化 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81-02
傳統文化教育功能指的是利用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我國傳統的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道德修養的教育功能。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傳統文化失去了應有的教育功能,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新課改背景下如何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功能是值得我國中學語文教師深思的問題。
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第一,能夠更好的傳承我國傳統文化。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文化正遭受著現代文明的侵蝕,為了將我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教育;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積極性;第三,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
要切實發揮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教育功能,需要深化教學目標,將傳統文化的傳承納入教學目標之中。目前我國中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認知和技能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目標。傳統文化的教學目標在當前的三維教學目標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也是我國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明確教學目標,加強對學生傳統文化精髓的灌輸和教導,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樹立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切實發揮傳統文化教育的功能還需要學校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建設,提高中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傳統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教師要通過傳統文化教育達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各方面素養的提高首先需要提高。傳統教學匯總,教師在自我發展中更加重視的是對現代語文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傳統文化知識受到的重視程度較輕,這就導致及時在教學中無法靈活使用傳統文化知識,對學生進行生動和形象的課堂講解,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效率較低。這是其一。其二,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學生傳統文化的學習具有榜樣的作用。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掌握程度越高,教師日常的言行中體現的越全面。教師的言行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當教師能夠以自身為榜樣引導學生加強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就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傳統文化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功能。
3.創新教學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
傳統文化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對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方面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實現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過去的中學語文教學也涉及到傳統文化的教學,但是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和教學深度的不足,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實踐的能力較差,自然無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率。新形勢下,中學語文教師應該要學會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采用提問式教學、合作探究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將傳統文化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對于現實生活有著什么樣的影響。例如,在古詩詞社會關愛情懷教學中,教師應該要組織學生進行養老院實踐,以更好的發揮和實踐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更好的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其次,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學素養。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切實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功能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實現綜合素質的自我提高,并要求語文教師能夠創新教學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張承承.新課程標準下對中學語文教學人文情懷缺失的反思[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03).
[2]王旭明.以求真務實精神促進語文教育健康發展——兼論真語文理念及其指導下的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5,(34).
[3]栗冬冬.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詩教學為例[J].科技風,2016,(08).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