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
摘 要:“創新也是軍隊進步的靈魂,是軍隊強大的不竭動力”已成為上下一致的共識。政治干部更新觀念和變革思維方式、提高創新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政工干部;創新素質;培養
對軍隊政治工作而言,政治干部是否創新,創新程度如何,從根本上也是為了解決“動力”問題,使政治工作更富有生命力,從而更好地為強軍目標服務。因而,作為新型政工人才,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把握創新的特征和規律,勇于創新,善于創新
政工干部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理論創新,也可說是思想觀念的創新;一是實踐創新,也就是工作的創新。二者缺一不可,緊密聯系,互為因果,相輔相成。那么如何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富有成效的創新呢?從當前的實踐看,應該把握以下幾條。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創新的思想法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正是堅持和貫徹這條思想路線,依靠和運用這個精髓,一代又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實現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才能夠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實現新飛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統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質上也就是我們黨不斷創新發展的路線。
二是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責任感是創新的先決條件。創新意識是一種與時俱進、勇于探索、開拓進取的思想狀態和精神風貌,體現在實際工作的方方面面。強化創新意識,是增強事業心責任感的題中應有之義。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快我軍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必然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只有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才能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陳舊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和工作套路中解放出來,以創新的精神積極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地學習貫徹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切實打牢開拓創新的思想基礎。應該勤于研究積累,不斷提高素質能力,培養寬廣的視野、科學的思維、扎實的作風。
三是建立和營造良好的制度和氛圍是創新的外在要求。創新,不但需要付出艱苦的思想勞作,更重要的是,創新是一種探索、一種嘗試,是一種“闖”和“試”,因此,創新有時還要面對和承受政治上、工作上可能出現的各種艱難和風險。思想懶惰者、素質平庸者固然與創新無緣,就是具有一定素質和能力的人,如果沒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進取心,不排除個人的私心雜念,即使看準了的,也未見得就會“大膽地去試、大膽地去闖”。因此,從社會環境、客觀條件來講,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證。要建立一套能夠激勵領政工干部創新、考核政工干部創新成效的體制、制度和規章。體制、制度不僅要鼓勵、督促與保障創新的探索,而且要能夠對創新和探索過程中的失誤與代價持理解寬容的態度。
二、注重批判和揚棄的辯證統一,把握政工干部創新素質的內核
創新是以對現實中的否定性評價為前提的。對現實生活的否定性評價既依據于對象的本質和屬性的認識,也依據于對人自身的需要和能力的認識,是對人與對象之間的價值關系認識和評價。現實不能直接滿足人的要求,人便批判現實,力求改變現實。創新以批判為前提,又以建構為手段。為此,人們對現存的既要進行觀念的批判又必須進行實際的建構。正是在這里,人的各種高級能力和活動方式諸如認知與評價、否定與肯定、理想與現實、需要與能力,觀念與實際、批判與建構等,都有機協調、綜合運用到了一起。
一是堅持正確的并賦予其新內涵。我軍的政治工作,作為一種先進的制度和成熟的機制,在人民軍隊半個世紀的前進歷程中,始終居于“生命線”的地位,并形成了優良的傳統。但必須清醒的看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在戰爭形態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軍隊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思想觀念、方法手段等方面也存在著與現代化不相適應的矛盾。現在有的政治干部總是沉湎于當年的“輝煌”。以“不變應萬變”而孤芳自賞,對自身素質常常自我感覺良好,認為無論何時,憑老底、老經驗可以照常抓工作。而對于適應形勢發展的一些新實踐、新辦法,則不愿接受和借鑒。應看到,歷史是發展的,社會是進步的,情況是變化的。新的實踐、新的條件要求給這些優良傳統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創造新的實現形式,與時代接軌。政治干部只有及時更新這一觀念,才能自覺地履行這一新的歷史使命。
二是摒棄錯誤的和陳舊的。所謂錯誤的思想觀念和陳舊的思維方式,就是指那些“左”的和“右”的,特別是“左”的,它們被實踐證明是違背客觀規律的,唯書唯上,脫離現實,主要表現為習慣于從政治上覺悟上尋找思想問題,從書本、文件上找解決思想的武器,從課堂上、說教中找出提供思想認識的途徑等。所謂舊的思想觀念更新和思維方式,則是指傳統文化是的消極因素在政治干部頭腦中的積淀,它嚴重阻礙著政治干部的觀念更新和思維方式的變革,主要表現為盲目排外,墨守成規,自我封閉,唯書唯上等。比如,現在一提政治工作要創新問題,有的政治干部往往以部隊情況和政治工作“特殊”而不以為然,似乎外界的變化與己無關。這種自我封閉的心態,可以說是束縛政治工作發展的交流和溝通,必然落后于時代。任何有遠見的政治干部,都應當在看到優勢的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局限,堅決摒棄那些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觀念和過時的思維方式,打破精神桎梏,“開放”自己,走出“圍城”,真正使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與時代發展同步。
三是確立適應時代發展所需要的。政治干部應當在確立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嶄新觀念上狠下功夫,真正確立起科學技術是政治工作強大推動力的觀念,真正確立起政治干部不掌握一定的現代化科技知識,不了解國際國內最新經濟形勢就是不稱職的觀念;同時努力變革思維方式,要從經驗型思維轉向科學型思維,從封閉型思維轉向開放型思維。從一維型思維轉向多維型思維,政治干部也只有積極更新觀念,變革思維方式,才能客觀、準確地了解現實,指導自己的實踐,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它的威力,適應新時期軍隊建設的需要。
三、注重積累與實踐,提高政工干部的創新能力
創新不是憑空的主觀臆想,更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客觀事物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雖然對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它在本質上是唯物論的反映論,而絕不是唯意志論。也就是說,它直接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能力素質。那么,如何提高領導干部的創新能力呢?
一是要注重方法。重要的是要掌握通往殿堂的鑰匙,這把鑰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新的過程,其實是發現、探索和掌握客觀事物規律的過程。政工干部只有掌握了唯物辯證法,認真克服主觀主義、盲目性、片面性和絕對化,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自覺地按客觀規律辦;才能正確處理敢闖敢冒與尊重科學、把握規律的關系,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注重用發展的觀點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用創新的理論指導實踐的創新,促進以軍事斗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政治工作任務的完成。
二是要注重積累。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點一滴的不斷積累。積累豐富未必就能創新,但沒有積累絕對不可能創新。積累是十月懷胎,創新是一朝分娩。學習是最有效的積累。托夫勒在《戰爭與反戰爭》一書指出:“知識貧乏的部隊能在第一次浪潮戰爭的白刃肉搏中英勇作戰,在第二次浪潮戰爭中也能打敗敵人,但在第三次浪潮中,他們像沒有文化的工人無法從事第三次浪潮工業生產一樣,不知何去何從。”隨著改革的深入,官兵的各種利益矛盾越加突出,給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必須痛下決心,爭分奪秒,學習新知識,吸取新營養,以保證我們勇立當代軍事變革的潮頭。
三是要注重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創新,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這就要求我們領導干部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真正掌握新情況新問題,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不斷把創新工作推向深入。政工干部要不斷應對和解決基層官兵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就必須要融入基層,深入一線,了解官兵的所思所想,解決好官兵的思想問題。
(作者單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校區政治理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