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珍平
【關鍵詞】 數學教學;計算能力;提高;口算;估算;動態;計算
策略;驗算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2—0102—01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著學生數學水平的高低,可以說計算就是數學之根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數字的認識也越發深刻。所以,教師要重視計算數學的優化創新,為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口算能力訓練,為筆算打好基礎
口算能力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體現,是熟練進行筆算的基礎。口算技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習形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訓練和努力。既要達到相應的速度,又要達到相應的熟練程度。為了提高學生口算的技能,就要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比如,每節課抽出5分鐘時間進行口算訓練,這樣既能緩解課堂緊張的學習氛圍,又能對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另外,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二、 強化學生估算能力,提高學生計算水平
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加強口算,重視估算”,并對估算要求提出了具體的落實點,使估算從傳統意義的體現與日俱增。新課標不但強調要教給學生必要的估算技巧,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讓學生明白進行估算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教學“除法”時,教師可以先出示相應的情境圖,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列出算式“420÷30”。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除數為兩位數的除法運算,所以他們并不能準確列出豎式進行計算。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估算計算的結果。學生根據以往的知識經驗意識到“30×10=300,30×20=600”,所以算式的結果在10到20之間。當學生有了這個初步感知以后,再引導學生進行筆算,那么學生就可以較為容易地判斷出商的最高位是在十位數上。
三、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動態生成計算策略
在計算數學題時,采用怎樣的計算策略,可以直接反映學生的思維靈活度。尤其是對于一些可以采用簡便計算的練習題,正確選擇計算策略不但可以極大地節省時間,而且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觀察數學計算題的主要特征,盡量采用簡便的方式進行計算。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后,設計這樣一道計算題:125×48,然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上臺進行計算。雖然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多種多樣,但是都能在計算過程中實現計算方法的統一和優化。教師要尊重學生想法的多樣性,尊重學生的計算成果,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的計算潛力,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發展。
四、提高驗算本使用率,培養學生良好的驗算習慣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沒有驗算的習慣,甚至對計算結果不進行驗算。即使驗算,其驗算的地方也是五花八門。學生有的在課本上進行驗算,有的在自己的小手上進行驗算,還有的在課桌上進行驗算。這樣驗算,導致驗算式子相互重疊,就連學生自己也看不清楚,當然,發現錯誤就是難上加難了。筆者認為,數學教師要加強對驗算方法的指導,同時還要給學生立下正確的驗算規矩。比如,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專門進行驗算的本子,讓學生將每一頁都分成豎行,書寫時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即便是驗算也應當認真書寫,切忌寥寥草草。同時,教師要對驗算本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并給予相應的評價。久而久之,就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驗算習慣,促使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總之,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計算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們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一定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