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英
【摘 要】政治作為一門認知性的課程之一,也是我們當下高考不能回避的一門學科。政治學習雖然條理性較強,但需要識記和掌握的知識點非常多。面對很多學生對此抱以無奈的眼光,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如何應對這種局面,使得我們的政治教學變得豐富而有意義呢?
【關鍵詞】高中政治 興趣 引導 機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47
長期以來,政治一直被當作文科生必修的科目。當然,對于文科生來講,政治的學習或許并不難,但是,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以及文理分科歷史的終結,政治這門課程成為所有高中學生都必須學習的學科。這使得很多學生為之苦惱,因為不想背誦,而且大部分學生覺得學習政治非常枯燥,都是一些關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知識,覺得不如學習物理、化學等實驗類的學科有意思。確實,政治的學習不像實驗課程那樣有趣,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界中體會讀書的樂趣;但是政治的學習也并不是像很多同學想象得那樣,就是讀讀畫畫背背的事情,政治的學習也可以有章可循,也可以是非常有意思的。那么,我們應當如何消除學生的顧忌,讓其感受到政治學習的趣味性呢?接下來,筆者將要主要談及這個話題。
在經歷了初中階段政治的入門學習后,學生對政治有了一個一定的認識。我們都知道政治課開設的目的一方面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正確面對生活的一種輔助性的“工具”和理念支撐。這些都是比較長遠的目的所在,暫且不提及。當下,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們學習政治課程是為了高考的需要,為了在高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那么政治課程的學習就是我們避免不了的一個必然性的存在。那么,學習是要講求策略和方法的,枯燥乏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是大多數學生都不能接受和主動喜歡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政治課程,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我們的政治課堂變得更加滿足學生的需求。對于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政治課程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使得學生主動走進政治課堂學習的第一步。教學中,教師要牢記的一點是盡量不要使學生產生太大的緊張感和壓力感。在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樹立自己教學的威嚴,在課堂上總是呈現給學生一張一絲不茍、認真嚴肅的臉,這種緊繃得表情其實在無形之中,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和藹可親的教師和一個一臉嚴肅的教師,學生會更喜歡哪一個呢?答案不用我自己揭曉,大家就很容易的回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到一點,那就是要努力營造一個比較活躍而輕松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比較輕松自如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很容易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在此情境下,教師的教學也會顯得更加容易和自如一些。
其次,教師講課要有所側重,條理清晰,備課充分,講課方式靈活。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還是很認真的進行備課和講課的,但也總有一部分教師喜歡自由發揮,在課堂上講課時往往天馬行空,一個人在講臺上講得繪聲繪色的、覆蓋面廣,但是學生在下邊卻是聽得云里霧里,一臉茫然。最終學生的考試成績則明顯的不理想,這是為什么呢?主要的因素就是在于教師講課講得太廣泛,太雜亂,沒有把握住重點講解,我們都知道,在歷年的高考中,我們是可以找到出題的重點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很大,任務繁重,教師的教學任務首先就是要總結和找尋歷年高考出題規律,根據高考出題的重點內容確認講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側重的聽講和吸收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學生在考試中有正常的發揮。
此外,教師講課的方式一定要靈活一些。因為政治課程本身就是一個相對枯燥的內容,不像理工科那樣有實驗現象作為支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政治課程的講述中,如果教師再按照課本內容照本宣科的講解,那么學生很可能會睡倒一大片,更別提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了。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在做到所講解的知識點清晰、有條理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活躍課堂氛圍,可以適度講一些笑話或者與學生進行互動等方式作為課堂授課的調味劑,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再次,組建政治學習興趣小組,使得學生在競爭與合作的雙重情節下提升學習主動性。政治的學習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在經濟、政治、文化模塊的學習中,我們或許還會感覺比較簡單,但深入哲學模塊的學習,政治的教學和學習就顯得沒有那么輕松了。由于哲學模塊的教學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學理性,因此,需要學生理解的知識會相對多一些。針對這一模塊的教學,教師可以采取談話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循循善誘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哲學的學習。在這其中,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學習興趣小組的方式開展教學。小組內部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探討,不僅可以使得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可以通過小組人員思想的交鋒和知識點的穿插,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同時小組之間通過問題的討論也可以進行適當地競爭,學生都是有好勝心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取得勝利而不斷地努力。比如說,教師在講解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更加贊同二者哪一個為第一性這個問題。在討論后,每小組派代表發言,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性評價。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政治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同時也符合素質教育中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這種方法是非常可取的。
此外,努力與學生保持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使得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熱情的一個情感紐帶,師生關系和諧對于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而自愿地姿態進入政治課程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學生比較喜歡某一位教師,那么,在一般情況下,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學生也會學得好一些。在高中階段,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但是還是很容易產生情緒化問題,教師對學生一句鼓勵性的話語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增;教師的惡語相向也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與學生保持和諧的關系,憑借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依托,盡可能的幫助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熱情。
在師生關系和諧的前提下,教師再針對性的進行政治課程的講解就顯得容易多了,這種方法也是教師要學會的教學謀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