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動畫已經逐漸成為時尚文化產品,深受廣大兒童和成年人的喜愛。然而,隨著美國、日本等國動畫市場的發展,我國動畫設計逐漸趨向國際化,傳統文化在我國動畫設計中的應用顯得并不十分協調,這對于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十分不利。因此,本文就當前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相關分析,并就應該如何加強應用提出了若干意見。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動畫;設計應用
0 引言
動畫藝術是一種特殊的影視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依托形式之一。而改革開放以來,國際交流的加強和文化的滲透使我國動畫的發展方向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中國動畫向西方和日韓式形式發展,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在動畫設計中的應用減弱。
1 傳統文化及動畫設計
中華民族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幾千年的民族發展給人們留下了寶貴而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1]這些傳統文化均是隨著時代和民族的發展得來的,蘊含著我國古代人民的生存智慧、物質及精神文明。從文化精神來說,我國傳統文化較重視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的會通精神以及艱苦探索、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等。而從我國傳統文化的特征來看,我國是禮儀之邦,重視道德倫理、人文教化以及自然發展。
動畫是現代化的精神文化代表,其具有廣泛的教育和影響意義,對于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文明有著重要意義。動畫發展以來,我們可以看出,動畫作品采用擬人活動將故事情節、音樂、語言等融為一體,能夠帶給人更加全新的感受。[2]目前,傳統文化應用于動畫設計,主要從動畫形象、動畫題材以及動畫內涵三方面入手。中國未來的動畫行業必須要利于本土文化,采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不斷完善動畫細節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獲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2 傳統文化在動畫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2.1 創新應用意識不強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動畫的發展僅限于本國的市場競爭和發展,這種競爭和發展從本質上來說,屬于“國有”性質。國家控制下的動畫行業的發展不需要考慮市場經濟的效益,只需要專注于動畫藝術的研究。這樣的客觀條件使得我國早期的動畫藝術發展迅速,質量較高。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相互之間的文化交流增強,動畫市場的競爭壓力也逐漸加大。[3]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在我國動畫市場中的優勢地位,使國產動畫產生了強烈的壓力意識。現代動畫具有商業性質,在雙重壓力的影響下,國產動畫開始走向了向日本等國家動畫模仿的道路。專業人員的素質問題、創新意識不足等問題,使得我國國產動畫在發展過程中只知道模仿而不知變通,不僅無法有效傳承我國傳統的文化,更加降低了我國動畫的質量。
2.2 創作缺乏科學定位
大部分人對于動畫的定義較為狹隘,他們認為動畫即是小孩子看的節目。不可否認,以兒童為主要發展對象的動畫在國際國內的發展形勢均較為良好,包括國外的動畫《米老鼠和唐老鴨》,國內的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葫蘆娃》等,這些動畫深受兒童的歡迎。動畫設計可以形象的將動物和植物進行擬人化,以其可愛、狡詐等多種不同的擬人形象,向兒童展示出不一樣的現實世界,對教育兒童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將動畫定位于兒童影視并不算錯。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外的動畫越來越多地將觀眾對象由兒童上升到成人,甚至許多兒童動畫的內涵也開始朝著成年世界的現實含義發展,成人動畫也以兒童心理為切入點進行創作。[4]兒童是童真,而不是幼稚。這是許多國外動畫向觀眾闡述的道理。然而,在國產動畫中,動畫制作人仍然將動畫創作的定位局限于兒童、幼稚等字眼,將動畫的觀眾簡單的定位于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縮小了動畫的真實內涵和影響范圍,限制了國產動畫的長遠發展。
3 傳統文化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3.1 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
文化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會出現略微的變化,但是文化的發展是民族發展的基本前提,且具有歷史性和傳承性。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人們需要在原有文化的背景下適當創新文化,取得新舊文化之間的關聯點,使二者能夠完美的融合。現代動畫設計需要創造力,但是創造力需要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沒有支撐的創造力無法使動畫具有生命和活力。因此,現代動畫的設計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在現代文化的影響下,對傳統文化加以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該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呢?有些人認為,將動畫中的人物形象、服飾造型等,裝扮成古代的模樣就是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形式。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動畫設計依托于形式,但是要發揮我國的文化特色則必須讓動畫內容更加豐富于形式。[5]例如,我國今年出品的動畫《魁拔1》和《魁拔2》,動畫中大膽借鑒了國外的人物造型,但是動畫內容豐滿的中華民族世界觀和文化觀念,提高了國產動畫的質量水準,為我國國產動畫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3.2 發掘動畫內涵中的傳統審美
現代動畫的發展與其說是一種藝術,莫如說成是現代人休閑娛樂的方式之一。這種休閑娛樂不僅是對兒童而言,還包括成人。動畫用其兒童視角看待整個世界,充滿童真和溫情,對于緩解現代人強大的工作壓力、擺正人的三觀有著重要的意義。發掘動畫內涵中的傳統審美,在動畫世界中尋找生命最初的感受是現代人觀賞動畫的重要目的,而這一點需要立足于動畫設計中的傳統文化。國外動畫固然有其優點,但是對于中華民族而言,人們更加依賴的、感動的是本國的文化價值觀,這種民族價值觀的統一能夠加深觀眾的認同感,使觀眾得到情感認同。許多國外的動畫喜歡改編中國的傳統文化題材,如《花木蘭》。在這部動畫中,西方人以其自身的文化價值觀,將花木蘭這個中國巾幗形象改變為西方女強人形象,動畫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也進行了改動。對于中國人來說,雖然該動畫在人物形象等方面接近中國傳統文化,但是開放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并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內容,這會給中國人“不和諧”的感受。
4 結語
傳統文化在動畫設計中的應用現狀為:動畫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意識不強以及設計創作缺乏科學定位。要加強傳統文化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必須要求相關設計人員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并充分發掘動畫內涵中的傳統審美,重視內涵美而不是形式美。
參考文獻:
[1] 馮東,羅瀟瀟,丁卓.傳統民族文化元素在動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J]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3):185-188.
[2] 劉瑞.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影響——以鳥山明作品《七龍珠》為例[J].美術向導,2013(06):73-74.
[3] 楊明剛,劉振艷,胡珊.傳統文化視覺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價值及應用[J].設計,2014(06):64-66.
[4] 李瑛暉.中國文化符號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基于意象審美范疇的探討[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5):157-160.
[5] 許園園,李文麗,石藝婷,雷婷婷,陸增戀,馬秀蘭.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動畫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與傳播——以《你不知道的東鄉族》為例[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Z1):97-99.
作者簡介:趙哲(1988—),男,山東東營人,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