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小麗
摘 要:以云和縣為例,對當前家庭農場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闡述發展家庭農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進一步規范發展家庭農場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家庭農場;存在的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8-0028-02
家庭農場是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組織單位,面向市場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適度規模的農林牧漁業生產、加工和銷售,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負盈虧和科學化管理的企業化經濟實體。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是實現農業微觀組織及其經營機制創新的基本目標模式。
一、現狀與特點
截至2015年12月云和縣家庭農場共有425家,其中注冊為個體工商戶379家,個人獨資企業7家,有限責任公司39家,其中被認定縣級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80家;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10 020畝,其中家庭承包經營4 180畝、流轉經營5 840畝;家庭成員勞動力636人、常年雇工勞動力636人;從事種植業的有212家、畜牧業54家、種養結合型142家、漁業17家。
據統計,云和縣家庭農場2015年度年銷售農產品總值為4 104萬元,購買農業生產投入品總值1 185萬元,擁有注冊商標的家庭農場有1家,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的家庭農場1家。
近年來,云和縣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實現農業規模經營的意見》《云和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登記管理辦法》《云和縣加快推進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對流轉合同規范、程序合法、登記備案齊全及獲得省、市示范性(生態精品)稱號的家庭農場,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專項用于鼓勵和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使之逐步形成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向生態精品農業方向邁進。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從目前家庭農場發展的現狀來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組織渙散、企業化經營不完善。另外,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困難。
1.經營農場所需土地難以適當集中,阻礙了農業機械化作業和專業化生產。
2.農村剩余勞動力難以有效轉移,使一部分農戶放棄土地和農場流轉土地變得困難。
3.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缺少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組織。
4.農業基礎設施不夠完備,表現在農田水利設施不完善、交通運輸困難、信息閉塞等。
5.品牌意識差,大部分家庭農場沒有注冊有商標,產品缺少市場競爭力。
三、發展家庭農場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途徑宣傳家庭農場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良好氛圍。
2.加強業務培訓。家庭農場主培訓更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采取聘請專家就家庭農場發展概況、現代農業與家庭農場培育、家庭農場融資、農產品營銷策略、配方施肥等方面進行講解。此外,還要組織學員到家庭農場辦得好的地方去實地參觀考察。通過對家庭農場主進行業務培訓,在全縣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主隊伍,提高各位農場主的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幫助這些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向質量要效益,鼓勵他們升級發展,發揮家庭農場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3.深化農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轉機制。(1)采取有力措施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對農村集體“四荒”地采取直接拍賣或承包的方式,鼓勵農戶開墾拓荒,建立家庭農場;(3)村級集體組織對進城務工土地流出農戶在土地租金上給予優惠補貼;(4)吸引政府機構分流人員、大中專畢業生、 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轉業官兵、城鎮居民投身農業,向農業投資,進行開發性建設,組建新型或聯合型家庭農場。
4.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1)開拓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加強鄉、村農業生產資料服務組織建設;(2)完善農業技術開發和推廣體系,大力扶持從事農業科技推廣的市場中介組織;(3)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發展市場中介組織;把家庭農場同大市場連接起來,開展農產品的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的配套服務;(4)探索組建農業勞務中介服務組織,滿足家庭農場臨時性用工需求。
5.加強對家庭農場的扶持和保護。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縣財政要安排一定數額的家庭農場發展資金,專門用于扶持家庭農場的生產、加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建設。通過發展示范性家庭農場、開展年度優秀家庭農場評選等活動,推動家庭農場的發展。(1)切實減輕家庭農場主的負擔,杜絕亂集資、亂攤派、亂收費現象;(2)政府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扶持水利、電力、交通、通訊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家庭農場的生產條件,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3)在信貸稅收方面對家庭農場采取優惠政策;(4)落實農用地政策。優先安排從事種養業的家庭農場用地,對不同種養門類申請生產設施和附屬設施用地,各項費用執行最低價。
6.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事業,培養現代家庭農場主和農民企業家,解決“農無傳人”的威脅。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