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獻華
摘 要 化學教師在指導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能力,只有學生愿意去思考,勇于探究新鮮的事物,才能促進創造力以及認知能力的提高。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的途徑有很多,本文重點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探討,希望對今后的化學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初中化學 思維品質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64-02
在進行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思維的能力的養成十分重要,一方面,化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中涉及了計算與分析等,需要學生經過縝密的思維邏輯才能推導出來。另外一方面,在化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有助于他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學這門學科,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因此本文重點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一、思維品質中的深刻性培養
在思維品質中,深刻性是前提條件,只有對化學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掌握化學的本質,而不是依靠表面的概念解題,可以說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深刻性最好的詮釋。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因為受到局限性的影響,所以他們很難將化學概念與化學實驗中的現象有效的聯系起來,這樣就造成思維能力難以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會進一步制約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機械記憶上,根本沒有完全的領會化學內容。
對此,要想真正的改正這一問題,就不應該只停留在化學公式、概念等一些表面的問題上,這些內容固然重要,但是要學生弄懂其來龍去脈更加重要,只要明確了概念的由來,就能更好的應用概念。另外,學生還要養成化學的思維觀念,找出其中的規律,能夠抓住問題的核心,這對于增強學生思維品質中的深刻性是極其有幫助的。在學習初中化學的過程中,分析概括能力的培養將會對化學思維品質中的深刻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在學生的大腦中建立起深刻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的頭腦就好像一臺計算機,當這個結構體系建成后,就能夠快速的在頭腦中搜索相關內容。
二、思維品質中邏輯性的培養
對于邏輯性的培養,主要是要求學生具有條理性以及有序性。初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階段,并沒有達到完全的成熟,所以在認識問題時,難免分不清對錯,這就是思維的無序性。以“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這一題的推導為例,其中運用到的主要知識點是元素守恒定律的運用,由此可知這一推導是正確的。
要想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就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并且對知識點進行及時的總結與歸納,這樣才能起到加深記憶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教師總結了三個字,即“寫”“配”“注”,學生記住了這三個步驟,就能有條理的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并且還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令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的從無序的階段步入到有序的階段中,從會學變為活學,直到達到活用的水平。
三、思維品質中精密性的培養
精密性是化學學習中的一種特殊品質,同時這也是深刻理解化學概念與變化規律的首要前提。在教學大綱中也明確規定了要令學生擁有精密性的思維能力。精密性的培養要求教師在選擇題型時應當以化學原理為基礎,而不是去聯系沒有根據的化學計算,教師同時還需要循序漸進的加以訓練,以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我建議在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分析時,采取不同的知識進行討論,以提升這些知識的有效連結性,這樣就能避免在思維上出現片面性的特點,而在精密性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提出一個條件,由學生輸出大量的信息,學生與教師再共同將這些信息加以整合。
四、思維品質中敏捷性的培養
敏捷性綜合了上述提出的幾點思維品質,尤其是在教學實踐中更加需要培養敏捷性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總會陷入局限,如我們講到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時,學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質”這種模式,而對于原子、離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卻認識不足,由于知識面掌握不全,就談不上敏捷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零碎的化學知識聯系成一個整體,使他們學會知識遷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維定勢的一個方法。同時,配合增加足夠數量的習題,以及經過一定的解題技能的訓練,對于提高思維敏捷性有著明顯的幫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訓練:(l)變化練習,深化雙基;(2)定時練習,訓練速度;(3)一題多解,訓練思路;(4)多題一解,掌握規律;(5)設計新情景,培養遷移能力;(6)一般題爭取一題一得,典型題一題多得(包括知識、思路、方法等)。
五、結語
注重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這需要通過化學實驗以及更加直觀的化學教學才能實現,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注重將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令其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理想的思維能力,為教學活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對學生的解題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朱善鑫.初中化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
[2]湯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思維導圖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